網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語標準中國方劑數(shù)據庫中醫(yī)疾病數(shù)據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中草藥圖譜藥物數(shù)據藥學下載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民間中醫(yī) > 正文:侯秋東教授:帶領兒童讀經與成人讀經感言
    

醫(yī)家薈萃:侯秋東教授:帶領兒童讀經與成人讀經感言

侯秋東教授著

  緣起經過

  臺灣地區(qū)的兒童讀經活動從開始以至今天的蔚為風氣,大約已有五年的時間,現(xiàn)在許多縣市已有兒童讀經協(xié)會的成立。臺北市的華山講堂是我所知,臺灣最早推動兒童讀經的單位,而臺灣兒童讀經風氣最盛的縣市竟然是離島澎湖,之所以如此,我想必與其地民風之淳樸有關。

  屏東地區(qū)之兒童讀經風氣肇始于民國八十四年年底,先是熱心兒童讀經的屏東市能凈協(xié)會,邀請推動讀經的靈魂人物—王財貴博士蒞臨屏東fo弟子協(xié)會做了一場兒童讀經的演講,生動地宣揚了讀經的理念,并邀請里港尤永昱老師所帶領的兒童讀經班在現(xiàn)場示范表演,贏得在場人士的普遍共鳴,之后不久,能凈協(xié)會又把王博士請到屏東九如國小演講。就因為這兩場演講,帶動屏東地區(qū)十幾處成立了兒童讀經班。筆者浸yin于中國優(yōu)美文化三十多年,又被王博士悲天憫人之情懷大大地感動,因此于八十五年年初正式成立兒童讀經班,當時的教材是《三字經》、《弟子規(guī)》、《唐詩》、《老子》,讀經人數(shù)有二十人左右,每星期上課一次,每次一小時。三年來,參加兒童讀經的成員頗有流動,有些兒童因已升上國中,功課加重,就不再參加讀經,有些兒童因得不到足夠的父母鼓勵與支持,不曉得讀經將對他們未來的人生有莫大的助益,加上本身的惰性,所以中斷了讀經。有的退出,也有的新加入,至今參加兒童讀經的人數(shù)常維持在十人左右。不久之前,我的教材在《唐詩》、《學庸論語》之外,加上了古代格言,現(xiàn)在古代格言已經讀完,目前教讀的是《昔時賢文》,緊接《昔時賢文》的將是《太上感應篇》、《陰騭文》、《朱子治家格言》、《了凡四訓》、《心經》、《金剛經》等等。相信這些教材以及每節(jié)次上課所講的因果故事,對于那些參加讀經兒童的人格成長,心智成長、語文能力會有很大的助益。

  民國八十五年年底,筆者與鄰居邱校長決定拆除舊居的平房,合建成三樓的新宅。設計之初,我發(fā)心在三樓設立成人讀經養(yǎng)生教室。打算邀集屏東地區(qū)愛好儒、道、fo思想以及中醫(yī)、氣功的同修共同探索實踐身心健康之道。因為我深深覺得兒童讀經的持續(xù),大人的認同與支持乃是關鍵的因素,如果做父母的人能夠自己好好地努力讀經,并深獲其益,就不怕他們不會督促自家的子孫多多讀經。

  邱校長與筆者的新廈于八十六年年底落成,而成人讀經養(yǎng)生班也于八十七年的三月十七日開始上課。報名的同修有四十多人,上課至今約有一年,有退出者,也有新加入者,目前每次上課約有二十人左右.足見保持長遠心來讀經并不是容易的事情。筆者帶領成人讀經,教導養(yǎng)生之道,教練各種氣功,所憑借的不是滔滔的口才,而是一顆真誠感恩回饋的心,濃重的文化傳承使命感。相信具足恒心毅力信心的同修們必已得到很大的效益,而獲益最大的人卻是我自己。由于上課無須趕進度,所以我能在自由選擇的主題上作前所未有的發(fā)揮。近一年來,成人讀經養(yǎng)生的教材,先從《大學》開始,接著是《中庸》。最近半年一直在講《論語》,《論語》講完,以后預備講的是《太上感應篇》、《陰騭文》、《了凡四訓》、《易經》、《老子》、《莊子》、《黃庭經》、《呂祖全書》、大小乘fo經。中醫(yī)方面,近半年來在講中醫(yī)藥物學《本草備要》,以后預備講《經絡學》、《難經》、《黃帝內經》。

  經是無價至寶 道乃世間最貴

  這十二個字的偈語,是我于今年(88年)一月十一日,在腦海中忽然閃現(xiàn)的靈感,也是我?guī)ьI兒童讀經三年與成人讀經一年的主要領悟與體會。試想,在人類數(shù)千年的歷史上,有千千萬萬算不清的書籍被寫作出來,但很多書都被歷史的洪流所淹沒了,有多少能被稱為經典的書籍呢?這些經典之作,永遠不會絕版,永遠為人類所珍惜、誦讀,甚至被翻成世界各國的語言而廣為流傳。原因是什么?我想,無非是這些經典具有永恒的價值,因此它們可以超越時間、空間的限制而長存于天地之間。

  ‘經’之所以能成為無價至寶,是因為經典所記載的是‘道’—天道、地道、人道、萬物之道。‘道’是世間最貴重的東西,所以孔子才說:‘朝聞道,夕死可矣!’又說:‘君子憂道不憂貧’,‘君子謀道不謀食!吨杏埂芬舱f:‘道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意思是說,有道就不會貧窮,有道就不怕沒有食物吃,若離開了‘道’,生命的存在就會成問題!独献拥赖陆洝坊撕芏嗥谡務摗馈肚f子》也對‘道’作了很多發(fā)揮。fo經處處在講修道。基督教、天主教、回教以及其他各種宗教的傳教士所傳,所講也無非是‘道’?梢姟馈鞘澜绻沤駯|西圣哲以及宗教家共同弘揚、共同崇尚、共同追求的東西,而見道、修道、成道、證道也變成有識者共同努力的大事業(yè)。

  道有高低大小之分,最偉大而崇高的道,指的是宇宙間最高的理體,其次是朝向人類幸福快樂的倫常日用之道,至于世間的下棋、插花、泡茶、烹飪、園藝、工業(yè)制造等等,只是層次較低的小道,所以孔子說:‘雖小道亦有可觀者,致遠恐泥,是以君子不為也!〉酪嘤衅鋬r值,不應太加以鄙視,但一天到晚玩弄它,不思求大道,未免浪費生命。

  現(xiàn)代社會物欲橫流,為政者最重視的是經濟發(fā)展,各國領袖無不如此。大部分人沉溺于感官的物欲享受之中,其心態(tài)與古代經典不能相應。我國古代講求修心養(yǎng)性的經典,自從民國元年教育部廢止讀經科以后就被大大的忽略了。所以現(xiàn)在的國人多數(shù)人不知讀經,視古圣先賢的經典為落伍、迂腐。因為不讀‘經’,所以也背離了‘道’。所以我常說現(xiàn)在的臺灣社會是一個‘離經叛道’的社會,臺灣因為推行民主自由政策,文化復興又未落實,因此社會上出現(xiàn)數(shù)不清的悲劇,有許多青年男女在出賣色相,當牛郎、應召女郎,不知羞恥;許多父母虐待子女,甚至加以殺害,兒子殺父母、父親強奸女兒、青少年集體輪暴、吸毒,夫婦、情侶反目互殺......此類新聞報導層出不窮;?猓?鐘惺?磺宓淖隕、杀人、偷窃、菫戀?蠹芾賬鰲⑻拔畚璞椎南?ⅲ?胰搜勰浚?皇ぶ甘?桓?行澳?獾潰?蛑?熱思檬賴淖誚唐旌牛??曰籩冢??破???先嘶勖??悅ひ?ぁ?/p>

  面對如此的亂象,幸好社會上有各種正派的宗教紛紛展開布道教化的工作,使無數(shù)苦難眾生獲得心靈的歸宿、救渡。許多有錢又有心的人士也組織成立了許多各色各樣的文教基金會、慈善會,從事社會風氣的改善與凈化工作。各地的汽車站、火車站乃至郵局也充斥著許多勸人為善的善書,供人免費取閱。顯然在此實行民主自由,副作用百出的混亂社會中,仍存在著許多股自發(fā)自救的力量,臺灣之所以仍勉強可以安居樂業(yè),可能原因在此吧!李登輝總統(tǒng)在兩年前提出心靈改革的口號,可惜他并未能指引一條具體可行的明路供國人行走。其原因,依我看,在于李總統(tǒng)受到西方教育較多,中國的經典教育接受得太少。因此他自然不太明白,我國古代傳統(tǒng)的三教經典,就是最好的解救心靈妙方。其實如果我們大家能好好研究發(fā)揚三教—儒、道、釋經典的思想,再加上中醫(yī)、氣功的學術,要使所有的國人得到完整的身心健康,并不是非常困難之事。

  人格之提升從心靈凈化做起

  今天的臺灣之所以亂,社會治安之所以不好,關鍵在于臺灣的教育失敗。臺灣的教育所強調的只是知識教育、技能教育,老師們與學生們所重視的只是智育成績的分數(shù),憑著考試的高分數(shù),大家拚命爭取升學率,以便為學校增光,學生們希望考上明星學校、明星科系,以便于畢業(yè)時謀取待遇高的職業(yè),目的是得到豐衣美食華屋。家長和校長、教師只是一窩蜂緊緊盯住學科成績的高低,把孩子的人格教育拋諸腦后,也不去注意孩子整體的身心健康,不關心孩子的宇宙觀人生觀價值觀是否正確無誤。

  其實,人的一生,人格才是最重要,人格就是人的品質格調,人的品質包含一個人全部的心理狀態(tài),它包含知、情、意三者。知又包含知覺、知識、智慧;情又包含情感、情緒、情操;意又包含意念、意識、意愿。今天的教育特別注重知覺、知識,至于智慧也只注意啟發(fā)小智小慧,并不注重培養(yǎng)為人處世的大智慧。今天的教育所特別缺乏的是情感的教育、情緒的教育、情操的教育,我們只讓我們的孩子的意念放在讀書、考試、升學上,我們的教育最高當局者不太懂得提升孩子的意識形態(tài),不重視培養(yǎng)孩子正確的價值觀,未能啟發(fā)學生悲天憫人的宏愿。因此,我們的政府投資許多資源在教育上,而年輕人的品質卻越來越低落,社會上為非作歹的人愈來愈多,不禁使人不寒而栗,毛骨聳然。

  三教—儒教、道教、fo教是我國傳統(tǒng)的三種教育,這三種教育的共同點在于它們三者都是人格教育,都是教人培養(yǎng)高尚的品格。儒家的經典教人怎樣做君子、做孝子、做圣賢,道家的經典教人如何做真人、至人、大人、神人、圣人;fo教的經典教人如何做修行人、做羅漢、做菩薩,如何成fo。所以三教的經典都是講求如何提升人的品質。而三教的經典講人格的提升都是從心靈的凈化開始,所以儒家講正心誠意,道家講致虛守靜,fo家講明心見性,無不是在心地上用功夫。

  讀經是解救社會亂象最好的方法

  西方物質文明發(fā)展至今,看似極盡輝煌神奇,奪人眼目,其實已經窘態(tài)畢露,百病叢生。臺灣受到西方潮流的影響,道德意識日漸低落,變成所謂世風日下,人心不古。自救之道,惟有讀誦、思維古圣先賢的經典。我常告訴學生,西方文明著重物質文明,東方文明著重精神文明,我國傳統(tǒng)的三教經典正是東方精神文明的精華所在。今天社會的病根在于重視物質,輕視精神,救之矯之之道在于加強精神涵養(yǎng),節(jié)制物質享受以求取平衡。精神涵養(yǎng)之法就存在于三教寶貴的經典中,不須舍近求遠,不須另行研發(fā),只要把古代留傳下來的經典重新拿來誦讀就可以了,不懂的地方,可以參考各種版本的注釋,十分方便。

  三教經典以儒家的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為基礎,無論兒童讀經或成人讀經都應該在此加強。成人讀經重視理解,故讀三教經典宜有先后,先讀文義較淺的四書,再接著陸續(xù)讀《易經》、老莊,以至于fo經。

  兒童讀經偏重記憶,因為兒童的擅長在于記憶,吾人當把握兒童記憶最強的黃金時代,快速把古代圣哲的大智慧結晶—經典的文句,輸入兒童的腦海作為種子,以待日后自然萌芽、開花、結果。理解乃是兒童所難,大人們不宜強其所難,以免產生反效果。因此兒童讀經不須分先后,也就是說,《論語》、《老子》、《易經》三種教材可以同在一堂課中誦讀,并鼓勵兒童于課后利用時間加以背誦。

  當我們好好研讀四書時,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四書是儒家的基本經典,它告訴我們的乃是最基本的做人道理。它提出許多人生修養(yǎng)的基本德目,如孝悌、忠恕、仁義禮智信,鼓勵人透過不斷的學習,成為善人、士、成人、君子、賢人、圣人。在各種人格中,四書最常提到的是君子。我們發(fā)現(xiàn),儒家并不要求人人成為圣人,連孔子也不敢自居為圣人。儒家只是鼓勵人做一個君子。做君子并不太容易,但總比做圣人簡單一些。目前我們的社會之所以亂,就因為君子太少,小人太多。如果大家都希望成為君子,學習做君子,天下不就太平了嗎?以儒家哲學來說,人生真正的快樂不在于感官的享受,而在于人格的修養(yǎng)。所以孔子說:‘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君子坦蕩蕩!终f:‘知者樂,仁者壽。’‘仁者不憂!献诱f:‘仁者無敵!终f:‘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一樂也!鬃诱J為只要精神修養(yǎng)足夠,即使沒有豐盛的物質,也一樣可以得到快樂。所以他說:‘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并贊嘆顏回說:‘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居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現(xiàn)代人貪欲極重,貪不到就‘嗔’,根本原因就是‘癡’—看不開,這就是fo經所說‘貪嗔癡’三毒作崇。三毒重,心理煩惱就多。心理輔導、疏解最好的方法乃是讀經,經典的文句簡潔而有力,典雅而雋永,無論對兒童或對成人都有一種不可思議的感化薰染作用。它是我們數(shù)千年來祖先的智慧遺產,意識遺傳基因,只要我們將它從生命深處喚醒,它就會帶領我們離開黑暗,走向光明,撥開迷霧見到青天。

  讀經的成效,非短期可見,必須持之以恒進行二、三年,方可在思想、言行上顯出正面的轉變,拿人類的肉體長成來說,也要經過十月懷胎,三年乳哺的過程。也可以說讀經是一輩子的事情,人人每天抽出一些時間來讀經,年輕人與老年人就不怕有代溝,社會哪會有那么多的犯罪事件呢?

  二十多年前,我讀范锜先生寫的《哲學概論》,他說哲學所追求的是人類的共同理想—真、善、美、圣。中國古代的經典之所以值得吾人不分老少男女永遠誦讀,就是因為它含有真、善、美、圣的永恒價值。

  許多人一聽到讀經,就覺得古代經典是用文言文寫的,不容易理解,因而害怕讀經。但王財貴博士講了一句話十分扣人心弦,他說:‘當我們勇敢地打開一本《易經》來讀,全部的經傳數(shù)萬字,普通人大概可以讀懂一、二十句,但我們要知道,僅這一、二十句,若能好好欣賞玩味,已夠一生受用不盡了!,讀經不必怕不懂,只要有一個開頭,持續(xù)一些時日,慢慢咀嚼,味道就會慢慢出來。況且不懂的地方,一般的經,找到一本注解來參考并不難。

  強化‘因果’觀念以落實經義的實踐

  無論是帶領讀經或是自行讀經,非常重要的一點是要注意:每一本經都在勸人為善,但要想鼓舞激勵行善去惡的動力,恐怕還要借助于闡釋因果報應的文章與故事,如《了凡四訓》、《太上感應篇》、《文昌帝君陰騭文》、《曲園筆記》、《坐花志果》、《池上草堂筆記》、《閱微草堂筆記》等等。帶領兒童讀經初期,我尚不曉得講故事的奧妙,后來為了引起兒童參加讀經的興趣,我在每次上課中間都會抽一些時間講故事。我發(fā)現(xiàn)小朋友都非常喜歡聽故事,他們聽故事時那種眼睛瞪得大大,非常專注的神情,實在令我非常感動,而我自己為了要準備說故事,閱讀資料時心靈上也受到許多感發(fā)。屏東地區(qū),就有所知,就有三位朋友,因為閱讀古代的因果故事,而在積極行善,明顯證驗了因果故事感動人心的功能。

  古代因果故事,很多牽涉到鬼神,乃至于三世因果,乍讀之余,初或以為荒誕不經,但讀多了就會相信其真實性。這些故事對于大多數(shù)心中善惡念頭參雜的人確能發(fā)揮遏止惡念,激勵善行的功能。儒家四書雖然充滿了倫常道德的訓示,也處處提出君子與小人的對比,意在勸人努力做君子,不要做小人,但未能列舉事實證明善惡報應的昭彰不爽,因此對于社會上大多數(shù)希望做君子,卻又難免于生起小人心念的人,不能產生足夠誘導威嚇的力量,因而常屈服于現(xiàn)實與欲望而犧牲自己的理想,非?上!目前社會上不少有識之士,紛紛倡印因果報應之古書,到處結緣贈送,但是真正能看得懂那些文言文的人,可能人數(shù)非常有限。我希望全臺灣有心移風易俗的兒童讀經教師宜多努力下些功夫,勤查辭典,弄明白這些善書的內容,然后將這些因果故事說給兒童聽,相信必能多為社會培養(yǎng)一些善人君子。

  品德為何最重要

  筆者從小學開始,歷經初中、高中,記得學校的師長常常提醒學生們:讀書的目的在于學習做人,不懂得為人處世之道,只會讀書,這個人的書也是白讀的。但是現(xiàn)在我問我的兒童讀經班的兒童,并問我那讀國中的男孩,老師有沒有告訴大家:做人比讀書重要。結果他們告訴我,老師似未曾這么說。我想現(xiàn)在的老師不重視品德教育多半是事實。

  所謂品德,無非是指一個人有沒有仁愛心、同情心、感恩心、夠不夠理性,犯錯了會不會懺悔并感覺慚愧,也是指自私心、嫉妒心、傲慢心會不會很重,懂不懂得孝順父母,尊敬師長,友愛兄弟姊妹同學,幫助朋友,能否與配偶和睦相處,尊重別人,容忍異己,F(xiàn)在的父母、教師不重視品德教育,只重視學科成績,那么試問,一個孩子一天到晚只顧讀書爭取好成績,但是卻非常傲慢自私,即使他在學校是資優(yōu)生又有什么用呢?不久之前發(fā)生的自小是資優(yōu)生的研究生,為了爭奪男友(博士班學生),而把情敵殺死并毀容,就是一個很好的實例。

  許多年前,一位留美讀碩士的青年專程回臺灣,在離臺大校門不遠處用汽油燒死他移情別戀的臺大女友。大約二、三個月前有一個逆子將他睡夢中的父母共殺了一百多刀致死,然后開著他母親買給他的一百多萬元進口名車逃逸。這些都顯示家庭與學校忽略品德教育的后果。

  我常告訴我那讀國中的兒子:什么都可以不懂,卻不可不懂得修行—修正自己的品行。不要太在乎自己有沒有好的學歷,好的工作收入,應該在乎的是自己有沒有好的品德。試想,兒女在校功課好,畢業(yè)后找到待遇高的職業(yè),但是他們只顧自己享受,卻對父母忘恩負義,這種兒女有什么用呢?

  如果我們希望子女長大能孝順父母,在社會上不為非作歹,與同學、同事、鄰居能和睦相處,能懂得改過自新,自我反省,心胸廣大,有大智慧且悲天憫人的情懷,讓孩子讀經,讀古書,應該是最好的選擇。為了共同挽救社會冶安危機,作為一個有良心的成年人,大家應該重新正視祖先留下來的三教經典,勇敢地把經本打開閱讀,思考體會圣賢的智慧。

  讀經是最好的養(yǎng)生治病之法

  現(xiàn)代人平均壽命高于古人,傳染病獲得控制,但多數(shù)人卻受著各種慢性病的折磨。受用古代三教經典三十多年,并行醫(yī)十多年,筆者發(fā)現(xiàn)讀經是最好的養(yǎng)生治病之道,三教經典揭示人生之真諦在于提升自我的人格,修心養(yǎng)性乃是三教的共同法門。儒家《大學》講正心,說:‘身(心)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吨杏埂分v:‘喜怒哀樂之未發(fā)謂之中,發(fā)而皆中節(jié)謂之和!湟饨栽诜(wěn)定我人的情緒,使之不致過度起伏,這和老莊講的‘虛靜知止’,道理是相通的。中醫(yī)《黃帝內經》說:‘喜傷心,怒傷肝,憂傷脾,悲傷肺,恐傷腎!赋銮榫w作用與五臟健康有密切的相關!肚f子》講的‘無情’,也是要人為人處事不要太情緒化,并非主張為人要冷酷無情。fo經說的‘由戒生定,由定生慧!怯傻赖律系闹箰盒奚迫ヅ囵B(yǎng)穩(wěn)定的情緒,再由穩(wěn)定的情緒去開顯智慧。所以我們將三教教理再參照中醫(yī)的說法,就可以明白讀經,包含讀醫(yī)經,對我們的養(yǎng)生治病有莫大的幫助。

  再者,現(xiàn)代人之所以受困于各種慢性病,大部分的原因都是欲望太重—男女之欲太重、飲食之欲太重,而孟子說:‘養(yǎng)心莫善于寡欲!献咏倘恕o知無欲!痜o教《八大人覺經》說:‘少欲知足,身心自在。’男女之欲放縱則精氣耗竭,不得不用豐富之營養(yǎng)以茲補充,以致于營養(yǎng)過剩,使內臟及血管負擔過重,焉得不百病叢生?現(xiàn)代人若能多讀圣哲經典,淡泊欲求,必能舒解感官享受之情結而得輕安自在。正如中醫(yī)《黃帝內經》所說:‘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是以志閑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著,以其德全不危也!此貑柹瞎盘煺嬲摗颠@明顯指出,道德修養(yǎng)可以使人益壽延年。

  三教經典皆有強烈的利他思想,所以儒家講仁愛惻隱,道家講救人救物,fo家講慈悲普度,都認為利他才是為人處世的大智慧,也才能獲得人生真正的幸?鞓,所以《論語》孔子說:‘知者樂,仁者壽!终f:‘智者不惑,仁者不憂!澜痰摹短细袘氛f:‘所謂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祿隨之,眾邪遠之,神靈衛(wèi)之,神仙可冀!痜o教的慈悲行善乃是為自己廣結善緣增加福報,最終可得究竟解脫,圓證菩提。一個無憂無懼,人際關系良好,福祿有余的善人,怎么會不健康長壽呢!一個人之所以多病短命,心理因素至少占了一半。若心有千千結,看不開,心情郁悶,患得患失,縱有仙丹妙藥,難免憔悴虛損。假使藉助讀經,吸收圣賢智慧,使心胸開闊,‘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易經語),拋棄許多污濁卑劣鄙陋的想法,縱使吃的只是粗糙的飲食,也會變得健康快樂。所以我們說正確的思想能治病,不正確的思想能致病。

  古代道家、仙家與醫(yī)家本是一家,所以晉朝的葛洪,梁朝的陶宏景與唐朝的孫思邈,都是神仙家,也都是名醫(yī),葛洪著有《肘后方》,陶宏景著有《神農本草經集注》,孫思邈著有《千金方》。因此正確地說,所謂三教,其實包含了傳統(tǒng)的中醫(yī)。因此所謂讀經—讀三教經典,應該包含閱讀醫(yī)經,F(xiàn)代人若能多多閱讀中醫(yī)的經典,必能對養(yǎng)生治病有莫大的助益。中醫(yī)的擅長在安養(yǎng)五臟,所以是治本。五臟健康才能得到根本的健康,若五臟衰弱而四肢發(fā)達,只不過是外強中干,不能支撐很久。吾人今日讀經,不可不讀中醫(yī)藥之經典—《本草備要》!侗静輦湟窌嬖V我們吃哪些中藥來補益五臟,以獲致健康。若能于平常時多吃一些安養(yǎng)五臟的中藥,則可以提升免疫力,減少疲勞感冒,增進工作效率,并使情緒平穩(wěn),身心柔軟。

  筆者深深確認中國文化實是一座價值無與倫比的寶庫,但這座寶庫如今已幾乎被漫天蓋地的西方文化所淹沒,能細心享受這些美好文化的人在臺灣社會上只是極少數(shù)。這大概就是fo教所說的‘末法現(xiàn)象’吧!在這末法時代,眾生;蹨\薄,顛倒妄想,以是為非,以非為是,該寶貴的不知寶貴,不該寶貴的卻拚命去追求,多數(shù)人弄得煩惱無盡,身心交瘁,各種慢性病—生理的,心理的,隨著年齡的增加,病情越加沉重,找不到一條出路,非?蓱z!據我行醫(yī)臨床十四年的經驗,無論什么疑難雜癥,心智上的,精神上的,神經上的,五臟六腑的,四肢百骸的,從上到下,從內到外,從前到后,一切疾病,皆可結合中國文化西方文化的專長,運用心性的修持、修養(yǎng)、修煉,配合正確的中藥處方的服用,健康食品的攝取,以及氣功的鍛煉,予以消除,但這需要信心、恒心與毅力。

  結語

  讀經運動是臺灣社會自救活動的一環(huán),值得民間普遍共同推展,也希望各級政府能大力支持,更期望有朝一日,能成為行政院教育部的重要政策,到那一天,臺灣社會才是真正的得救。因此,我們在此虔誠祈求不久的將來,臺灣能有一位推動讀經的教育部長、行政院長,甚至能有一位重視讀經的總統(tǒng)出現(xiàn)。目前,筆者的老師—旅居香港的國學、fo學大師南懷瑾先生正發(fā)動他的弟子們,編選教材,大力在大陸推行兒童讀經,各地反應相當熱烈,讀經人數(shù)呈幾何級數(shù)成長。而王財貴博士也已到大陸一些大城市去闡揚讀經的理念好幾趟。另外,還有一些臺灣的熱心人士,也默默在大陸為兒童讀經而工作多年。

  相信若有一天,兩岸的最高領導人能共同回歸中國文化,共同提倡學習中國固有的寶貴經典,配合西方物質文明的吸收,經過二、三十年的努力,二十一世紀不難成為中國人的世紀,而兩岸的統(tǒng)一也終將水到渠成。(88年3月)
-----------好讀書,讀好書
...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站 中網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