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名 | 一名黃食石。 |
釋名 | |
產(chǎn)地 | 生武都山谷、敦煌山之陽, |
生境 | |
性味 | 味苦、甘,平,寒、大溫,有毒。 |
歸經(jīng) | |
藥物形態(tài) | |
品種考證 | |
養(yǎng)殖栽培 | |
采收 | 采無時。 |
加工 | |
鑒別 | |
貯藏 | |
炮制 | 得銅可作金。 |
質(zhì)量鑒定 | 而石門者最為劣耳,宕昌、武都者為佳,塊方數(shù)寸,明澈如雞冠, |
主治 | 主寒熱,鼠瘺,惡瘡,疽痔,死肌。療疥石,KT瘡,目痛,鼻中息肉,及絕筋,破骨,百節(jié)中大風,積聚,癖氣,中惡,腹痛,鬼疰, |
功用 | 殺精物,惡鬼,邪氣,百蟲,毒腫,勝五兵,殺諸蛇虺毒,解藜蘆毒,悅澤人面。煉食之,輕身、神仙。餌服之,皆飛入人腦中,勝鬼神,延年益壽,保中不饑。 |
用法 | 煉食之,餌服之, |
用量 | |
毒副作用 | |
臨證應用 | |
配伍應用 | |
配伍禁忌 | |
妊娠禁忌 | |
食忌 | |
使用注意 | 其青黑堅者,不入藥用。 |
附方 | |
醫(yī)案 | |
藥用機理 | |
全文 | 雄黃 味苦、甘,平,寒、大溫,有毒。主寒熱,鼠瘺,惡瘡,疽痔,死肌。療疥石,KT瘡,目痛,鼻中息肉,及絕筋,破骨,百節(jié)中大風,積聚,癖氣,中惡,腹痛,鬼疰,殺精物,惡鬼,邪氣,百蟲,毒腫,勝五兵,殺諸蛇虺毒,解藜蘆毒,悅澤人面。煉食之,輕身、神仙。餌服之,皆飛入人腦中,勝鬼神,延年益壽,保中不饑。得銅可作金。一名黃食石。生武都山谷、敦煌山之陽,采無時。 煉服雄黃法,皆在《仙經(jīng)》中,以銅為金,亦出《黃白術(shù)》中。晉末以來,氐羌中紛擾,此物絕不復通,人間時有三、五兩,其價如金。合丸皆用石門、始興石黃之好者爾。始以齊初涼州平市微有所得,將至都下,余最先見于使人陳典簽處,撿獲見十余片,伊輩不識此物是何等,見有KT挾雌黃,或謂是丹砂,五禾語并更屬覓,于是漸漸而來,好者作雞冠色,不臭而堅實。若點黑及虛軟者不好也。武都、氐羌是為仇池。宕昌亦有,與仇池正同而小劣。敦煌在涼州西數(shù)千里,所出者未嘗得來,江東不知,當復云何?此藥最要,無所不入也。〔謹案〕出石門名石黃者,亦是雄黃,而通名黃食石。而石門者最為劣耳,宕昌、武都者為佳,塊方數(shù)寸,明澈如雞冠,或以為枕,服之辟惡。其青黑堅者,不入藥用。若火燒飛之而精小,療瘡疥猥用亦無嫌。又云惡者名熏黃,用熏療瘡疥,故名之,無別熏黃也。貞觀年中,以宕州新出,有得方數(shù)尺者,但重脆,不可全致之耳。 |
語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