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地黃瓜、匍匐堇
|
漢語拼音 |
leng du cao
|
英文名 |
Herb of Creeping Violet
|
藥材基原 |
為堇菜科植物匍匐堇菜的全草。
|
動植物形態(tài) |
多年生草本。無地上莖或具極短的地上莖。根莖垂直或斜生,具明顯的節(jié)間。匍匐枝纖細,延伸,有均勻散生的葉。葉近基生;葉柄與葉片近等長或下部者遠大于葉征,密被倒生長硬毛,托葉大部分離生,披針形,先端長漸尖,邊緣具有長或短的流蘇狀齒。葉片卵形或狹卵形,先端尾狀漸尖或銳尖,基部彎缺狹而深,有白色硬毛,邊緣有印齒,長2-6cm,寬1-3cm;ǖ仙虬咨换ü38叱鲇谌~,疏生短毛或近無毛;萼片5,披針形,基部附屬物長2-2.5mm,外面通常散生白色短毛;花瓣5,長圓狀倒卵形,下方花瓣較短,距呈囊狀.蒴果近球形,被柔毛或無毛.種子表面具點狀突起,側下方有明顯的附屬物.花期春季.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江西、西州、云南、西藏等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海拔800-2000m的山地林下、草地或路邊。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春、夏季采收,洗凈,鮮用。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性狀鑒別 多皺縮成團。濕潤展開后,根莖較長,并有數(shù)條匍匐莖,葉柄較長,葉片民形,先端漸尖,基部深心形,邊緣有印齒,葉片下部和葉柄具毛茸。氣微,味微苦。
|
中藥化學成分 |
|
理化性質 |
|
中藥化學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構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 |
|
藥代動力學 |
|
毒理學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味苦,性寒
|
歸經 |
|
功效 |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
功效分類 |
清熱解毒藥;消腫藥
|
主治 |
瘡瘍腫毒;毒索咬傷;刀傷
|
用法用量 |
內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搗敷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及治療 |
|
選方 |
治蛇咬傷 冷毒草全株加茄子法搗爛,外敷患處。如有瞳孔散大或復視,在外敷的同時,可用伸筋草適量,煎水內服。
|
臨床運用 |
治蛇咬傷:冷毒草加茄子汁搗爛外敷患處。如有瞳孔散大或復視,在外敷的同時,可用伸筋草適量,煎水內服。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出自《文山中草藥》。
|
藥物應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Herba Violae Pilosae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Viola pilosa Bl. [V.glaucescens Ouhem.;Vsepens Wall. Ex Ging.]
|
科屬分類 |
堇菜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