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香根芹
|
漢語拼音 |
shu ye xiang gen qin
|
英文名 |
root of Laxleaf sweetroot, Aristate Sweetroot
|
藥材基原 |
為傘形科植物疏葉香根芹的根。
|
動植物形態(tài) |
多年生草本,高30-70cm。根圓錐形,長2-5cm,有香氣。莖上部稍分枝,嫩時有白色柔毛,后變光滑;~輪廓闊三角形,二至三回羽狀分裂或二回三出式羽狀復葉,羽片2-4對,二回羽片卵形或闊卵形,近基部兩側1-2深裂,邊緣有不規(guī)則的粗鋸齒或淺裂,表面深綠,背面淡綠,兩面被白色為且硬毛,有時僅在脈上有毛。復傘形花序頂生或腑生,花序梗長達20cm;總苞片1-4,闊線形,早落;傘輻3-5;小總苞片4-5,線狀披針形,背面或邊緣有毛;小傘形花序有能育花1-6朵;花瓣倒卵圓形,白色,花柱基圓錐形,子房被白色、扁平的軟毛。雙懸果線形或棍棒形,長1-2.2cm,寬2-2.5mm,基部有尾狀尖,果棱有刺毛;分生果橫剖面圓狀五角形,胚乳腹面內(nèi)凹;ā⒐5-7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西南及甘肅、西藏等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海拔1600-3500m的山坡林下、溪邊及路旁草叢中。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8-9月采挖,去基莖葉,洗凈,切片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構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 |
|
藥代動力學 |
|
毒理學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味辛;微苦;性溫
|
歸經(jīng) |
|
功效 |
發(fā)表散寒;健胃止痛;明目
|
功效分類 |
解表藥
|
主治 |
風寒感冒;頭;風寒濕痹;胃寒納少;嘔吐;雀目;鵝口瘡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服:9-15g;或研末。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新華本草綱要》:有散寒發(fā)表,止痛的功能。用于風寒感冒,頭痛及周身疼痛。
|
考證 |
始載于《四川中草藥》。
|
藥物應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Radix Osmorhizae Laxae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Osmorhiza aristata(Thum) Rydb. Var,laxa(Royle) Constanceet Shan[O.laxa Royle]
|
科屬分類 |
傘形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