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青絲線、紅絲絨 |
漢語拼音 | qiang dao yao |
英文名 | |
藥材基原 | 為爵床科植物槍刀藥和三花槍刀藥的全草。 |
動(dòng)植物形態(tài) | 1.槍刀藥 多年生草本或亞灌木,高1-1.5m。莖直立或外傾,下部常膝狀彎拐,上部具棱,被微柔毛。葉對生;柄長5-20mm;葉片紙質(zhì);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4-8cm,寬1.53cm,先端漸尖,基部楔形下延,全緣,兩面被微柔毛或近于無毛;側(cè)脈每邊5或6條;ㄐ蛞干霠,由數(shù)個(gè)頭狀花序組成,長1-2cm;總苞片4,2輪,對生,在外的一對合生成管,全長約8mm,有2枚苞片為鉆形,長約3mm,的裂片,被柔毛,在內(nèi)的一對較小,披針形,其內(nèi)通常僅有花1朵;萼小,藏于總苞內(nèi),5裂,裂片線狀披針形;花冠紫藍(lán)色,長2-2.5cm,被柔毛,花冠管細(xì)長,喉部稍擴(kuò)大,冠檐2唇形,上唇全緣,下唇闊,3淺裂;雄蕊2,著生于花冠喉部,通常比冠檐短,花藥1室;子房每室有2胚珠,柱頭2裂。蒴果長圓形,長約10mm,下部藏于宿存的總苞內(nèi)。種子近圓形,兩側(cè)呈壓扁狀,表面有小疣點(diǎn);ㄆ10-11月。 2.三花槍刀藥 多年生草本,高達(dá)1.5m。葉對生;有柄;葉片橢圓形至橢圓狀長圓形,長3-10cm,先端漸尖,基部楔形,兩面疏被短柔毛,邊緣具淺鋸齒。聚傘花序,1-5枝,花序生于枝端或上部葉腋,近無總梗;總苞2,葉狀,倒披針狀長圓形至倒卵狀長圓形,被短柔毛,長10-14mm;花萼4裂,裂片條狀披針形,長約5mm;花冠藍(lán)紫色,長約15mm,外生短柔毛,冠桅二唇形,上唇線狀披針形,下唇闊,3淺裂;雄蕊2,花藥1室。蒴果長約9mm,上部有種子4顆,下部實(shí)心。種子小疣狀點(diǎn)。 |
資源分布 | 1.分布于臺(tái)灣、廣東、海南、廣西等地。 2.分布于四川、云南等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1.生于近村莊的灌叢中。 2.生于路邊或林下。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chǔ)藏 | 夏、秋季采收,洗凈,鮮用或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性狀鑒別 全草長可達(dá)1.5m,莖具四棱,節(jié)明顯,被稀疏短毛。葉對生,皺縮,完整葉片橢圓形至橢圓狀矩圓形,長3-10cm,頂端漸尖,基部楔形,略下延,具長柄;邊緣具鈍圓狀淺齒,兩面疏生短柔毛。有的可見花序,穗狀或聚傘花序。氣微,味淡。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dòng)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味苦;微澀;性涼 |
歸經(jīng) | |
功效 | 清肺止咳;涼血止血;散瘀解毒 |
功效分類 | 清肺止咳藥;涼血止血藥;散瘀解毒藥 |
主治 | 肺熱咳嗽;勞嗽咯血;吐血;衄血;尿血;崩漏;黃疸;腹瀉;跌打瘀腫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9-15g,鮮品15-30g。外用:適量,搗敷。 |
用藥禁忌 | 孕婦慎服。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yùn)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1.Herba Hypoestis Purpureae. 2.Herba Hypoestis Turflorae |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 | 1.Hypoestes purpurea (L) Soland.[Justicia purpurea L.; Hypoestes sinica Miq.] 2.Hypoestes triflora (Forssk.) Roem. Et Schult. [Justicia triflora Forssk.] |
科屬分類 | 爵床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