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見血草 |
漢語拼音 | er lang jian |
英文名 | |
藥材基原 | 為菊科植物長穗兔耳風(fēng)的全草。 |
動植物形態(tài) | 長穗兔耳風(fēng) 多年生草本,高20-45cm。根狀莖粗短。莖暗紫色,具柔毛。葉基生;葉柄長1.5-3cm,具柔毛;葉片長橢圓形或倒卵圓形,長3-8cm,寬1.5-2.5cm,先端急尖或鈍尖,基部楔形狀漸狹成具寬翅的葉柄,邊緣有波狀圓齒,上面綠色,下面有時帶紫色,兩面均具柔毛。頭狀花序2-3呈聚傘狀,由多個小聚傘花序組成長穗狀花序;每個頭狀花序有3小花;總苞片約4層,狹披針形;花冠白色。瘦果倒披針形,長約4mm,無毛;冠毛羽毛狀,長約7mm,淡毛羽毛狀,長約7mm,淡褐色。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湖北、廣西、四川、云南等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山坡、林下。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夏、秋季采收,鮮用或切段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味苦;酸;性涼 |
歸經(jīng) | |
功效 | 散瘀清熱;止咳平喘 |
功效分類 | 散瘀清熱藥;止咳平喘藥 |
主治 | 跌打損傷;血瘀腫痛;毒蛇咬傷;肺熱咳嗽;哮喘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6-15g。外用:適量,搗敷。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Ainsliaea henryi Diels. |
科屬分類 | 菊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