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千金草、千千踏、忝仔草、千人拔、椮子草、牛頓草、鴨腳草、粟仔越、野雞爪、栗牛茄草、蟋蟀草、扁草、水牯草、油葫蘆草、千斤草、尺盆草、路邊草、稷子草、鵝掌草、野鴨腳菜、老驢草、百夜草 |
漢語拼音 | niu jin cao |
英文名 | Goosegrass Herb |
藥材基原 | 為禾本科植物牛筋草的根或全草。 |
動植物形態(tài) | 牛筋草,一年生草本。根系極發(fā)達(dá)。稈叢生,基部傾斜,高15-90cm。葉鞘壓扁,有脊,無毛或疏生疣毛,鞘口具柔毛;葉舌長約1mm;葉片平展,線形,長10-15cm,寬3-5cm,無毛或上面常具有疣基的柔毛。穗狀花序2-7個,指狀著生于稈頂,長3-10cm,寬3-5mm;小穗有3-6小花,長4-7mm,寬2-3mm;穎披針形,具脊,脊上粗糙;第1穎長1.5-2mm,第2穎長2-3mm;第1外稃長3-4mm,卵形,膜質(zhì)具脊,脊上有狹翼,內(nèi)稃短于外稃,具2脊,脊上具狹翼。囊果卵形,長約1.5mm,基部下凹,具明顯的波狀皺紋,鱗皮2,折疊,具5脈;ā⒐6-10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幾遍全國。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荒蕪之地及道路旁。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8-9月采挖,去或不去莖葉,洗凈,鮮用或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性狀鑒別 根呈須狀,黃棕色,直徑0.5-1mm。莖呈扁圓柱形,淡灰綠色,有縱棱,節(jié)明顯,節(jié)間長4-8mm,直徑1-4mm。葉線形,長達(dá)15cm,葉脈平行條狀。穗狀花序數(shù)個呈指狀排列于莖頂端常為3個,氣微,味淡。 顯微鑒別 莖橫切面:表皮細(xì)胞1列,外被角質(zhì)層。皮層由4-6列薄壁細(xì)胞組成,中柱鞘纖維成環(huán)狀排列,其外側(cè)有約20個棱脊維管束斷續(xù)排列成環(huán)狀。中柱維管束散在,外韌型,具環(huán)管纖維。髓細(xì)胞呈類多角形,中部常萎縮而中空。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莖葉含異葒草素(isoorientin),木犀草素-7-O-蕓香糖甙(luteolin-7-O-rutinoside),小麥黃素(tricin),5,7-二羥基-3',4',5'-三甲氧基黃酮(5,7-dihydroxy-3',4',5'-trimethoxyflavone),木犀草素-7-O-葡萄糖甙(luteolin-7-O-glucoxide),特荊素(vitexin),異牡荊素(isovitexin),三色堇黃酮甙(violanthin)及3-O-β-D-吡喃葡萄糖基-β-谷甾醇(3-O-β-D-glucopyranosyl-β-sitosterol)和6'-O-棕櫚;-3-O-β-吡喃葡萄糖基-β-谷甾醇(6'-O-palmitoyl-3-O-β-glucopyranosyl-β-sitosterol)。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非洲民間用作利尿,祛痰劑,或治腹瀉。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甘;淡;涼 |
歸經(jīng) | |
功效 | 清熱利濕;涼血解毒 |
功效分類 | 清熱燥濕藥 |
主治 | 傷暑發(fā)熱;小兒驚風(fēng);乙腦;流腦;黃疸;淋證;小便不利;痢疾;便血;瘡瘍腫痛;跌打損傷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9-15g,鮮品30-90g。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yùn)用 | |
各家論述 | 1.《百草鏡》:行血,長力。 2.《福建民間草藥》:利尿,清熱,消疝氣。 3.《民間常用草藥匯編》:強(qiáng)筋骨,治遺精。 4.《閩東本草》:治小兒急驚,石淋,腰部挫傷,腸風(fēng)下血,反胃,喘咳。 5.《上海常用中草藥》:活血補(bǔ)氣。治脫力勞傷,肺結(jié)核。 |
考證 | 出自《本草綱目拾遺》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Radix seu Herba Eleusinis Indicae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Eleusine indica(L.) Gaertn. |
科屬分類 | 禾本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