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梧桐皮。 |
漢語拼音 | wu tong bai pi |
英文名 | Bark of Phoenix Tree |
藥材基原 | 為梧桐科植物梧桐Firmiana plantanifolia (L.f.) Marsili去掉栓皮的樹皮。 |
動植物形態(tài) | 梧桐 落葉喬木,高達16m。樹皮青綠色,平滑。單葉互生,葉柄長8-30cm;葉片心形,掌狀3-5裂,直徑15-20cm,裂片三角形,先端漸尖,基部心形,兩面無毛或略被短柔毛;基生脈7條。圓錐花序頂生,長約20-50cm,下部的分枝長達12cm,花單性或雜性,淡黃綠色;導管長約2mm,裂片5,長條形,向外卷曲,長 7-9mm,外面被淡黃色短柔毛,無花瓣;雄花由10-15枚雄蕊合生,花絲愈合成一圓柱體,約與萼片等長;雌花常有退化雄蕊圍生子房基部,子房由5心皮聯(lián)合,部分離生,花柱長,柱頭5裂。蓇葖果5,紙質,有柄,長6-11cm,寬1.5-2.5cm,被短絨毛或幾無毛,在成熟前每個心皮由腹縫開裂成葉狀果瓣。種子4-5,球形,直徑約7mm,干時表面多皺紋,著生于葉狀果瓣的邊緣;ㄆ6-7月,果熟期10-11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全國大部分地區(qū)。日本也有分布。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多為人工栽培。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全年均可采,剝取韌皮部,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成分 | 含槲皮甙(quercitrin),另含二十八醇(octacosanol),羽扇稀疏(lupenone),蔗糖(sucrose),蛋白質,戊聚糖 (pentosans),戊糖(pentose)及粘液質(mucilage)。梧桐還含山柰酚(kaempferol),山柰酚-3--O-β-D-蕓香糖甙(kaempferol-3-O-β-D-rutinoside),槲皮素(quercetin),槲皮素-3-O- -β-D-新橙皮甙(quercetin-3-O-β-D-neohesperidoside),金絲桃甙(hyperoside)。 |
理化性質 | |
中藥化學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構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 | |
藥代動力學 | |
毒理學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味甘;苦;性涼 |
歸經 | 肝;脾;肺;腎;大腸經 |
功效 | 祛風除濕;活血通經 |
功效分類 | 祛風藥 |
主治 | 風濕痹痛;有經不調;痔瘡脫肛;丹毒;惡瘡;跌打損傷 |
用法用量 | 內服:煎湯,10-30g。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水洗。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1.《本草圖經》:主痔。 2.《生草藥性備要》:生肌止痛,散血涼脾,敷跌打。 3.《本草求原》:煎汁,治丹毒惡瘡,蟲痔脫肛。 4.《草木便方》:和血,祛風,除濕,通經脈。治婦人吐血,經水亂,腰膝痹痛。 |
考證 | 出自《本草圖經》 |
藥物應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Firmiana plantanifolia (L.f.) Marsili [F.simplex (L.) W.F.Wight] |
科屬分類 | 梧桐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