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毒葡萄。 |
漢語拼音 | san ye ya pa teng |
英文名 | |
藥材基原 | 為葡萄科植物臺灣崖爬藤的莖葉。 |
動植物形態(tài) | 臺灣崖爬藤 木質藤本。小枝無毛;卷須單一,與葉對生。三出復葉互生;總葉柄較長,小葉柄短小;小葉片狹披針形或狹卵形,長5-6.5cm,寬1.5-2cm,先端漸尖,基部鈍,側生小葉基部稍不對稱,兩面無毛,邊緣具疏淺鋸齒;▎涡援愔辏蹅慊ㄐ蛞干;花綠白色;花萼近于全緣;花瓣4,三角狀長橢圓形;雄蕊4;雌花子房4室,柱頭4淺裂。漿果。種子2-4顆。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臺灣。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山坡疏灌叢中或路邊草叢中。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夏、秋季采收,鮮用或切片,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成分 | |
理化性質 | |
中藥化學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構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 | |
藥代動力學 | |
毒理學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
歸經 | |
功效 | 生肌斂瘡 |
功效分類 | 生肌斂瘡藥 |
主治 | 創(chuàng)傷 |
用法用量 | 外用:適量,煎水洗;或研末調敷;或以鮮葉貼患處。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
藥物應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Tetrastigma formosanum(Hemsl.)Gagnep.[Vitis formosana Hemsl.] |
科屬分類 | 葡萄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