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級分類 | 常用植物藥
|
二級分類 | |
分類 | 唐元
|
年份 | dangh wiangh
|
別名 | |
來源 | 藤黃科植物藤黃Garcinia hanburyi Hook.f.的樹脂。
|
形態(tài)特征 | 常綠喬木,高約18米。小枝四棱形。單葉對生,薄革質,橢圓狀卵形至卵狀披針形,長10~15厘米,頂端鈍,基部楔形,全緣;S色,斗性,腋生,萼片和花瓣均4片;雄花2~3朵簇生,雄蕊多數(shù),合生成近球狀肉質體;雌花單生,較大,有12枚退化雄蕊,柱頭盾狀。漿果近球形,直徑約2厘米;種子4枚,圍以內瓤狀的假種皮;ㄆ11月,果期次年2~3月。
|
生態(tài)分布 | 生于熱帶地區(qū)。產(chǎn)于印度、泰國。
|
采集加工 | 多在藥店購買成品。
|
性味 | 味酸、澀,性溫,有大毒。
|
功效 | 拔膿消腫,散結,解毒,止血,殺蟲。
|
傳統(tǒng)應用 | 治癰疽腫毒、頑癬、惡瘡、慢性骨髓炎。
|
用法用量 | 外用適量,磨汁涂或研末水調敷患處。
|
方例 | |
化學成分 | 藤黃樹含藤黃酸,別藤黃酸[1],新藤黃酸[2,3]。
|
藥理 | |
化學成分參考文獻 | [1]Ahmad S A,et al.J Chem Soc(C):1966,772. [2]陳葆仁:《藥學通報》,1980,15(11):522。 [3]呂歸寶等:《藥學學報》,1984,19(8):636。 |
藥理參考文獻 | [1]陳葆仁:《江西醫(yī)學院學報》,1980,(2):1。
[2]雷秋模等:《中華腫瘤雜志》,1985,7(4):282。
[3]雷秋模等:《江西醫(yī)藥》,1982,(3):1。
[4]曹濟民等:《江西醫(yī)藥》,1980,(3):1。
[5]曹婉梯:《中草藥》,1982,13(4):170。
[6]陳林芳:《中藥材科技》,1982,(3);32。
[7]孫周等:《江西醫(yī)學院學報》,1983,(3):5。
|
附注 | |
出處 | 中國瑤藥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