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 | Sheng teng
|
傣藥名 | 叫哈荒
|
別名 | 鵝巴沙嘎娘,夠哈哄
|
中藥材基原 | 為蘿藦科植物須藥藤的根和藤、葉。
|
動物礦物植物形態(tài) | 須藥藤 Stelelmatocrypton khasianum(Benth.)H.Bail1.又名:香根藤(云南)。
纏繞本質(zhì)藤本,具乳汁。莖淺棕色,具有突起的皮孔,嫩枝有短柔毛,莖與根有香氣。葉近革質(zhì),橢圓形或長圓形,長7~17cm,寬2.5~8cm,頂端漸尖,基部楔形,兩面無毛,葉鮮時綠色,干后談棕紅色;葉柄長約5mm;S綠色,4~5朵排列成腋生聚傘花序;花序梗長約5mm;花梗長約2mm;花萼裂片寬卵形,鈍頭,無毛,花萼內(nèi)面具有5個腺體;花冠近鐘狀,花冠筒短,裂片卵圓形,向右覆蓋;副花冠裂片卵形,與花絲同時著生于花冠基部;花藥長卵形,頂端具長毛,伸出花喉部之外,花粉器匙形,具長的載粉器柄;子房具2個離生心皮,無毛,柱頭盤狀五角形,頂部微凸起,2裂。蓇英叉生成直線,長5~9cm,直徑約2cm,熟時開裂,外果皮無毛。種子頂端具長白色絹質(zhì)冠毛;ㄆ谙募。
生于海拔600~1500m的闊葉林、灌木叢中。分布于廣西、貴州和云南等地。
|
采收加工 | 夏、秋季采收,切片,曬干備用。鮮品隨用隨采。
|
藥材鑒別 | |
化學成分 | 根中含揮發(fā)油0.08%~0.50%,油中主要成分為4一甲氧基水楊醛(4-mcthoxy-salicylaldehyde)[1]。
|
藥理作用 | |
性味 | 味甘、微澀,氣香,性熱。入水塔。
|
功效 | 通氣止痛,止咳化痰,除風止痛,續(xù)筋接骨。
|
主治 | 主治“攏沙龍接火,說鳳令蘭,唉”(咽喉腫痛,口舌生瘡,咳嗽),“割魯了賀辦,列哈”(產(chǎn)后頭昏,嘔吐),“攏梅蘭申”(風寒濕痹證,肢體關(guān)節(jié)腫痛,屈伸不利),“阻傷,路哈”(跌打損傷,骨折)。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根莖15~30g;或泡酒。外用:鮮葉適量,搗爛敷。
|
注意事項 | |
附方 | |
藥物分類 | 植物藥
|
參考文獻 | 化學成分
[1]盧人道,等.藥學學報,1963,10(11):681
|
傣藥名與別名出處 | 《西雙版納傣藥志》、《西雙版納》、(德宏)
|
參考 | 《中華本草》傣藥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