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 | Gou yuan pi
|
維藥名 | 土潤吉破斯提
|
別名 | 突論只《回回藥方三十六卷》,克西日力歐提如吉、破斯提土潤吉《明凈詞典》。
|
考證 | 《藥物之園》載:“枸櫞皮,是一種樹果實的果皮;樹約高10丈,葉片長橢圓形,長3~4指,寬l~2指,兩端漸尖,花黃白色,果實扁圓形,果面光亮,橙紅色,有果皮,可剝離,有汁,甜而帶酸,有種子數粒,藥用果皮!备鶕鲜鼍S吾爾醫(yī)本草所述藥物特征和實物對照,與現代維吾爾醫(yī)所用枸櫞皮一致。
|
中藥材基原 | 為蕓香科植物枸櫞的干燥果皮。
|
動物礦物植物形態(tài) | 枸櫞 Citrus medica 1.
小喬木,樹枝擴散,樹冠常呈扁圓頭狀,一般高約3m。葉互生,葉片菱狀長橢圓形,長5.5~8cm,寬2.9~4cm,兩端漸尖,兩側易向內卷,葉緣有淺鋸齒;葉柄細長,翼葉不甚明顯;▍采騿紊S白色;萼5裂;花瓣5,圓形;雄蕊15~18,常3~5枚彼此結合,與柱頭相等長或長于柱頭。果實扁圓形,縱徑4~4.5cm,橫徑6~7cm,頂部平或微凹,基部棱起,呈放射狀;果面光亮,橙紅色,油腺細密而平生,果皮易剝離,瓤囊10瓣左右,腎形;中心柱虛空;汁少,甜而帶酸。種子20~30粒,扁卵圓形,外種皮灰白色,內種皮淡棕色;多胚;ㄆ3月中旬,果期10~12月。
我國江蘇、浙江、福建、廣東、海南、廣西、云南等地均有栽培,國外印度、巴基斯坦等地的亞熱帶地區(qū)亦有分布。
|
栽培與養(yǎng)殖 | |
采收加工 | 果實成熟后,剝取果皮,曬干或低溫干燥。
|
藥材鑒別 | 為圓形或長圓形片,直徑3~10cm,厚2~5mm。橫切面邊緣略呈波狀,外果皮黃綠色或淺橙黃色,散有凹入的油點;中果皮厚1.5~3.5cm,黃白色,較粗糙,有不規(guī)則的網狀突起(維管束)。瓤囊11~13瓣,有時可見棕紅色皺縮的汁胞殘留;種子1~2顆。中軸明顯,寬至1.2cm。質柔韌。氣清香,味微甜而苦辛。
以片色黃白、香氣濃者為佳。
顯微鑒別 果皮橫切面:表皮為1列細小的類方形表皮細胞,外被角質層,厚3~5μm;有放射式氣孔。中果皮薄壁細胞壁稍厚,靠近表皮的數列細胞長方形,切向延長,內側的細胞類圓形,排列疏松,壁不均勻增厚。薄壁細胞內含草酸鈣棱晶,并含橙皮苷結晶。油室不規(guī)則排列成1~2列(有時油室位于果皮的中部),卵圓形或橢圓形,徑向長320~980μm,切向長450~1250μm。維管束縱橫散布。中果皮細胞形狀不規(guī)則,壁大多不均勻增厚,厚3~5μm,少數8μm(不加熱測量),有時壁呈連珠狀增厚,或角隅處增厚,細胞內含橙皮苷結晶。油室碎片,分泌細胞扁長形。草酸鈣棱晶眾多,長10~30μm;導管和管腦主為螺紋,并有網紋導管,直徑6~9μm。
粉末特征:表皮細胞淡黃棕色呈多角形,壁厚;氣孔類圓形,直徑20~25μm,副衛(wèi)細胞呈淡黃棕色,副衛(wèi)細胞6~8個。中果皮細胞類圓形或橢圓形,壁不均勻增厚。油室碎片及油滴隨處可見,淡黃棕色。螺紋導管和管胞直徑5~15μm;網紋導管直徑9~21μm。草酸鈣方晶眾多,長10~30μm。薄壁細胞內含橙皮苷結晶。
|
化學成分 | |
藥理作用 | |
炮制方法 | |
性味 | 二級干熱,味甘、辛。
1.《注醫(yī)典》:“一級熱、二級末干!
2.《藥物之園》:“一級熱、二級干!
|
功效 | 生干生熱,溫胃消食,燥濕止瀉,降逆散氣除斑生輝。
|
主治 | |
用法用量 | 內服:3~5g。外用:適量。可入湯劑、散劑、糖漿劑、消食膏、敷劑等制劑。
|
注意事項 | 用量過多可對熱性氣質者引起頭痛,矯正藥為蜂蜜、天山堇菜。
|
代用藥 | 若本品缺貨,可用陳皮代。
|
附方 | 1.治白癜風 取適量枸櫞皮,研成細粉,與適量配料制成敷劑,敷于患處。
2.治口腔異味 取適量枸櫞皮,煎湯,待涼后漱口。(1、2方出自《注醫(yī)典》)
3.治全蝎、毒蛇叮傷,皮膚黑斑 取適量枸櫞皮,研成細粉,與適量配料制成敷劑,敷于患處。(《藥物之園》)
|
制劑 | |
參考文獻 | 化學成分 [1]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衛(wèi)生廳.維吾爾藥材標準(上冊)烏魯木齊:新疆科技衛(wèi)生出版社(K),1993.176 藥理 [1]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衛(wèi)生廳.維吾爾藥材標準(上冊).烏魯木齊:新疆科技衛(wèi)生出版社(K),1993.176 |
維藥名出處 | 《注醫(yī)典》
|
參考 | 《中華本草》民族藥卷:維吾爾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