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 | Dion di mei
|
蒙藥名 | 達蘭-套布其
|
別名 | 葉日毛堂
|
考證 | 本品載于《認藥白晶鑒》!稛o誤蒙藥鑒》稱:“葉細而有細密的凹點,花朝上,鳥眼狀,紅色,春初生于草甸、湖泊旁!辈⒏街参镄螒B(tài)圖2幅。據上述植物形態(tài)及附圖特征,認定蒙醫(yī)藥文獻所載的葉日毛堂即達蘭-套布其(點地梅)。
|
中藥材基原 | 為報春花科植物東北點地梅、北點地梅的全草。
|
動物礦物植物形態(tài) | 1.東北點地梅 Androsace fillformis Retz.
一年生草本。全株幾無毛或部分有纖毛。主根不發(fā)達,具多數纖維狀根。蓮座狀葉叢單生,直徑2~8cm;葉柄纖細,等長于或稍長于葉片;葉片長圓形至卵狀長圓形,長6~25mm,先端鈍或稍銳尖,基部短漸狹,邊緣具稀疏小牙齒,無毛;ㄝ阃ǔ3至多枚自葉叢中抽出,高2.5~15cm,無毛或僅上部被稀疏短腺毛;傘形花序多花;苞片線狀披針形,長約2mm;花梗絲狀,長短不等,長2~7cm;花萼杯狀,長2~2.5mm,5分裂,分裂約達中部,裂片三角形,朱端稅尖,具極狹的膜質邊緣,無毛或有時疏被腺毛;花冠白色,直徑約3mm,筒部比花萼稍短,5裂,裂片長圓形;雄蕊著生在花冠簡內,花絲長約0.4mm,花藥長圓狀三角形,長約0.3mm;子房球形。蒴果近球形,直徑約2mm,果皮近膜質,外被宿存花萼,5瓣裂,種子細小,多數,棕褐色,近長圓形,直徑約0.3mm;種皮有網紋。花期5~6月,果期6~9月。
生于1000~2000m的潮濕草地、林下或水溝邊。東北及內蒙古、新疆等地。分布于
2.北點地梅 Androsace septentrionalis L.
一年生草本。直根系,主根細長,支根較少。蓮座狀葉叢單生,直徑1~6cm;葉無桶或下延呈寬翅狀柄;葉片倒披針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5~30mm,寬2~6mm,先端鈍或稍銳尖,通常中部以上葉緣具稀疏鋸齒,上面及邊緣被短毛及2~4分叉毛,下面近無毛;ㄝ1至多數,直立,高7~25cm,黃綠色,下部略呈紫紅色,花葶與花梗都被2~4分叉毛和短腺毛;傘形花序有多數花,苞片多數,條狀披針形,長2~3mm;花梗細不等長,長1~2cm,果期伸長2~6(~10)cm,被短腺毛;花萼鐘形或陀螺狀,長約25mm,明顯具棱,5淺裂,裂片狹三角形,分裂達全長的1/3,先端銳尖,顏色較簡部深;花冠白色,高腳碟狀,直徑與花萼幾相等,5裂,裂片倒卵狀長圓形,長約1.2mm,寬0.6mm,先端近全緣;雄蕊5;子房倒圓錐形,花柱長0.3mm,柱頭頭狀。蒴果倒卵狀球形,先端5瓣裂。種子多數,多面體形,長約0.6mm,寬0.4mm,棕褐色,種皮粗糙,具蜂窩狀凹眼;ㄆ6月,果期7月。 生于草原、山地陽坡和溝谷中。分布于黑龍江、內蒙古、河 北、甘肅、青海、新疆、西藏等地。
|
栽培與養(yǎng)殖 | |
采收加工 | 夏、秋季采收,洗凈,曬干。
|
藥材鑒別 | |
化學成分 | |
藥理作用 | |
炮制方法 | |
性味 | 味苦、甘,性寒。
|
功效 | 清熱,解毒,消腫,療傷,祛協(xié)日烏素,滋養(yǎng)強壯。
|
主治 | 主治創(chuàng)傷化膿疼痛,腫毒性關節(jié)炎,協(xié)日烏素癥,赫依、協(xié)日烏素合并癥。
|
用法用量 | 內服;煮散劑,3~9g;或入丸、散。
|
注意事項 | |
附方 | 治關節(jié)協(xié)日烏素癥,赫依、協(xié)日烏素合并癥 點地梅,制成煮散劑。每次3~5g,每日2~3次,水煎服。(《內蒙古東部區(qū)驗方》點地梅湯)
|
制劑 | |
藥物分類 | 植物藥
|
參考文獻 | |
蒙藥名出處 | 《認藥白晶鑒》
|
參考 | 《中華本草》蒙藥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