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xué)考研
醫(yī)學(xué)論文
醫(yī)學(xué)會議
考試寶典
網(wǎng)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wǎng)站地圖
   名族首頁  |   藏族醫(yī)學(xué)  |   蒙古族醫(yī)學(xué)  |   維吾爾族醫(yī)學(xué)  |   苗族醫(yī)學(xué)  |   傣族醫(yī)學(xué)  |   瑤族醫(yī)學(xué)  |   考試寶典  |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xué)全在線 >> 名族醫(yī)藥 >> 藏族醫(yī)學(xué) >> 藏族醫(yī)藥 >> 正文:獐牙菜 -藏藥蒂達藥物說明書
    

獐牙菜

  
品名
藏名:蒂達
漢語拼音
ZHANGYACAI
拉丁名
1.Swertia mussotii Franch.;2.S.diluta(Turcz.)Benth et Hook.f.(S.chinensis Franch.).
英文譯名
銷售地區(qū)
保護品種
中藥材基原
為龍膽科植物川西獐牙菜和當藥的全草。
動植物形態(tài)
1.川西獐牙菜:一年生草本,高20~45cm。根單一或分枝,草質(zhì),黃色或棕黃色。莖直立,近四棱形,分枝繁多,淡綠色或淡黃色。葉對生,披針形至線形,莖下部著生者稍大,向上漸小,長4~25mm,寬2~6mm,頂端鈍尖,基部漸狹,全緣,上面綠色,下面淡綠色,光滑無毛;葉脈三出,明顯;無柄。聚傘花序頂生或腋生,排列成圓錐狀;花梗細弱,長15~35mm;花萼綠色;4深裂至基部,裂片線狀披針形,長3~7mm,頂端急尖,全緣,背面中脈明顯;花冠紫色,4深裂至基部,裂片倒卵狀長圓形、倒卵狀披針形,頂端急尖,下部有2個長圓柱狀腺洼,長為花冠裂片的1/3;雄蕊4,著生于花冠裂片基部,且與之互生,花絲短,約為裂片長的2/3,花藥黃色,橢圓形;子房無柄,長橢圓形,與雄蕊近等長,花柱不明顯,柱頭兩裂。蒴果長橢圓形,長6~15mm,成熟時頂裂,無柄。種子多數(shù),細小,黃褐色,卵圓形。
2.當藥:一或二年生草本,高20~40cm。根黃色。莖直立,多分枝,近方形,淡黃色,有時帶暗紫色。單葉對生,無柄;下部葉片倒披針形,長2~5cm,寬3~10mm,先端尖,基部狹楔形。花頂生和腋生,集生成傘房花序式的圓錐花序;花梗細弱;花萼5深裂,裂片狹披針形,與花冠近等長;花冠白色,有紫色條紋,直徑約1cm,5深裂近基部,裂片長圓狀披針形,先端短尖,基部有二長圓形腺窩,邊緣有流蘇狀毛,毛表面光猾;雄蕊5;柱頭二瓣裂。蒴果卵圓形。種子近圓形。
動植物資源分布
1.川西獐牙菜:產(chǎn)于西藏東部、青海、甘肅南部、四川西部。 2.當藥:產(chǎn)于青海、甘肅、四川;陜西、山西、內(nèi)蒙古、吉林、河北、河南、山東、浙江等省區(qū)有分布;日本、朝鮮、蒙古、前蘇聯(lián)也有分布。
動植物生態(tài)環(huán)境
1.川西獐牙菜:生于海拔3200~4400m的河谷階地、河灘灌木叢林,濕潤草灘。 2.當藥:生于山坡林下潮濕地和溝谷地邊。
藥用動植物的栽培
1.川西獐牙菜:花期7~3月,果期8~9月。
2.當藥:花期10~11月。
藥材的采收與儲藏
開花盛期采集全草,洗凈根部泥土,除去枯葉,晾干。
藥用部位
以全草入藥。
生藥材鑒定
性狀鑒別:本品根呈圓柱狀,表面淡黃色或土黃色,纖維質(zhì),易折斷,斷面不平整,類白色。莖近四棱形,粗細不等,有節(jié),節(jié)上有腋生的對生枝,淡綠色至淡黃色。葉片多脫落破碎,完整葉片長1~5cm,長矩圓形或披針形,先端鈍尖,基部漸狹,全緣;ò櫩s,花冠4或5深裂,淡黃色至淡藍色。氣清香,味苦。
顯微鑒別:1.川西獐牙菜根(直徑2mm)橫切面:木栓組織狹窄。皮層薄壁細胞呈切線向延長。韌皮部狹窄。形成層不明顯。木質(zhì)部由木纖維和導(dǎo)管組成,木纖維壁厚且木化。導(dǎo)管單個或2~5成群,作徑向排列。中央為初生木質(zhì)部,導(dǎo)管單個或2~3個成群,分散在薄壁組織中。
2.莖(直徑2mm)橫切面:周邊有四棱,由2~5列圓形薄壁細胞組成。表皮為1列類方形或類圓形細胞,外被角質(zhì)層。皮層由4~8列橢圓形薄壁細胞組成,微呈切線向排列。內(nèi)皮層顯著并具凱氏點。維管束雙韌型。韌皮部稍寬,篩管群明顯。形成層不明顯。木質(zhì)部由木纖維和導(dǎo)管組成。木纖維徑向排列,壁木化。導(dǎo)管多2~5個成群,多徑向排列,壁木化。髓部寬廣,髓細胞類圓形且大,中央部分破裂成腔。
3.葉橫切面:表皮1列,上表皮細胞較大,外壁增厚。柵欄組織2列,近表皮的1列細胞稍延長。海綿組織中具氣室。維管束分布海綿組織中,中脈下表面稍凸起,維管束雙韌型。
粉末鑒別:黃綠色,味苦。色素塊隨處散在,綠色和黃綠色。木纖維甚多,成束散在,多已碎斷,末端傾斜,纖維壁具斜紋孔。導(dǎo)管少見,具螺紋、梯紋和網(wǎng)紋,以梯紋導(dǎo)管為主,直徑12~39μm。
中藥化學(xué)成分
全草乙醇提取物中預(yù)試含有黃酮甙、三萜皂甙、香豆精、微量生物堿、苦味質(zhì)。丁經(jīng)業(yè)、將其治療肝炎成分進行分離確證:有芒果甙(mangigerin,C(19)H(18)O(11))、齊墩果酸(oleanalie acid C(3O)H(48)O(3))。此外,還含有八種山酮類成分,即1,8-二羥基-3,5-二甲基(口山)酮(methyl-bellidifolin,C(15)H(12)O(6))、1-羥基-3,5-二甲氧基(口山)酮(C(15)H(12)O(5))、1-羥基-3,7,8-三甲氧基(口山)酮、8-羥基-1,3,5-三甲氧基山酮(C(16)H(14)O(6))、1,8-二羥基-3,’7-二甲氧基山酮(methylswertianin,C(15)H(12)O(6))、1,7,8-三羥基-3-甲氧基(口山)酮(C(14)H(10)O(6),swertianin)、1,7-二羥基-3,4,8-三甲氧基(口山)酮(C(16)H(14)O(7),即藏茵陳酮,zangy-inchenin)、1,3,8-三羥基-5-甲氧基(口山)酮(C(14)H(10)O(6),isobilidifolin)。
理化性質(zhì)
理化鑒別:取本品粗粉2g,加75%的乙醇20ml,回流提取,濾過,取濾液濃縮至10ml,供下列實驗: 1.取濾液1滴,點于濾紙上,置紫外燈下觀察,顯淡橙黃色熒光,滴加1%乙酸鎂甲酸液1滴,熒光明顯加強,呈亮黃色。 2.取濾液1滴,點濾紙上,烘干后,滴加1%三氯化乙醇液1滴,呈薄墨綠色。
中藥化學(xué)鑒定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炮制方法
中藥劑型
散劑。
中藥制藥工藝
藥物作用與藥理效應(yīng)
1.對由CCl(4)引起的動物肝損傷的保護作用:川西獐牙菜粉劑、針劑及其主要成分齊墩果酸、SW-3(芒果甙)對CCl(4)引起的大白SGPT的升高有降低作用。經(jīng)病理組織形態(tài)觀察,其對CCl(4)引起的肝損傷亦顯示一定的保護作用。齊墩果酸為一降SGPT的有效成分,與同屬植物青葉膽相似,但它不直接對SGPT有滅活作用。臨床報道,曾以川西獐牙菜注射液治療小兒急住黃疸型肝炎100例,依據(jù)黃疸消退,癥狀改善時間、GPT消退時間三項主要指標,與對照組比較,有明顯效果,治療組臨床治愈率84%(對照組為36%),好轉(zhuǎn)率16%(對照組為63%),總有效率為100%,未見不良反應(yīng)。
2.催眠作用:川西樟牙菜粉劑、針劑、齊墩果酸均能明顯延長小鼠的睡眠時間;但SW-3在40mg/kg劑量水平時能明顯縮短小鼠的睡眠時間。
藥代動力學(xué)
毒理學(xué)
小鼠一次口服粉劑91.78g(生藥)/kg后,觀察72小時,動物活動正常。注射劑按簡化機率法測得小鼠腹腔注射LD(50)為46.5±2.7ml/kg(1ml=1g生藥)。
當粉劑以10.4g、3.48g、2.8g/kg劑量,針劑以8ml、4ml、2ml/kg劑量分別給大鼠灌腸與腹腔注射,每天一次,連續(xù)33天給藥后,從其生長曲線、體重、主要臟器的重量及顯微組織結(jié)構(gòu)看,均無明顯變化。
藥物篩選
新藥的臨床評價
實驗動物的品種
小鼠,大鼠。
方劑組成
藥物和劑量
藥物配伍
方一:獐牙菜,紅花綠絨蒿,渣訓(xùn),藏木香,哇夏嘎,波棱瓜子,牛黃。 方二:獐牙菜,紅花,訶子、綠絨蒿、甘青青蘭、嘎的、木香、紫檀香或降香, 紅花,波棱瓜子,余甘予,滑石,藏木香。 方三:獐牙菜、榜嘎,藏小檗、帕力嘎、巖白菜。
藥性
苦、寒。
歸經(jīng)
功效
清熱利膽。
性味分類
主治
黃疸型肝炎、肝膽疾病。
用法用量
單用或配方。一次5~10g,一日三次。
用藥忌宜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選方
方一:獐牙菜18g,紅花27g,綠絨蒿24g,渣訓(xùn)15g,藏木香12g,哇夏嘎9g,波棱瓜子6g。共研細粉,再加入牛黃細粉3g,混勻,治肝膽病,肝膽引起的發(fā)燒、脅肋疼痛,一次2~3g,每日1~2次。
方二:獐牙菜15g,紅花12g,訶子、綠絨蒿、甘青青蘭、嘎的、木香、紫檀香或降香各3g,紅花11g,波棱瓜子1g,余甘予5g,滑石9g,藏木香6g。共研細粉,再加入牛黃細粉2g,混勻,治急性肝炎及肝腫大。一次1~1.5g,1日1~2次。
方三:獐牙菜、榜嘎各30g,藏小檗、帕力嘎、巖白菜各20g。共研粗粉。治黃疸型肝炎、膽囊炎。一次6~9g,一日2次,煎服。
臨床運用
各家論述
考證
《味氣鐵鬘》記載:蒂達性涼效糙,治赤巴病!陡事吨巍酚涊d:蒂達燥、平,治血病,赤巴病!度缫鈱殬洹贩Q:蒂達清熱,治熱性赤巴病。讓鈞多杰說:蒂達清諸熱。《晶珠本草》記載:蒂達清肝膽之熱,治肝、膽之熱證。蒂達依地產(chǎn)分為三種:印度蒂達,狀如灌木,莖中空,壁薄而硬,有光澤,具節(jié),味苦。尼泊爾蒂達比印度蒂達色淡而軟。藏蒂達植株稍小,種類很多!秷D鑒》說印度蒂達葉厚,黑綠色。尼泊爾蒂達葉微黃。
藏醫(yī)所用本品大多從印度和尼泊爾進口,少用藏蒂達。據(jù)查證,藏蒂達包括龍膽科植物獐牙菜屬和虎耳草科虎耳草屬多種植物。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評論加載中...
    網(wǎng) 名: (必填項)
    評論內(nèi)容:
    關(guān)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quán)申明 -誠聘英才 - 網(wǎng)站地圖 - 醫(yī)學(xué)論壇 - 醫(yī)學(xué)博客 - 網(wǎng)絡(luò)課程 - 幫助
    醫(yī)學(xué)全在線 版權(quán)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12017320號-1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wǎng)站 中網(wǎng)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