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消化系統(tǒng)疾病
第一節(jié) 慢性胃炎(chronic gastritis)
一、慢性表淺性胃炎(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
病變:肉眼:粘膜充血、水腫、深紅色,表面有灰白色或灰黃色分泌物,伴有點狀出血或糜爛;鏡下:炎性病變位于粘膜淺層,主為淋巴細胞和漿細胞浸潤,粘膜淺層水腫、點狀出血和上皮壞死脫落。
二、慢性萎縮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一)病因和分型:
1、A型:發(fā)病與免疫因素關(guān)系密切,病變在胃體部。
2、B型:發(fā)病與自身免疫無關(guān),病因可能與吸煙、酗酒或濫用水楊酸類藥物(如APC)等有關(guān)。其病變部位在胃竇部。
(二)病變 :
1、肉眼:胃粘膜薄而平滑,皺襞變淺,有的幾乎消失。粘膜表面呈細顆粒狀。
2、胃鏡檢查:
(1)正常胃粘膜的桔紅色色澤消失,代之以灰色;
(2)萎縮的胃粘膜明顯變薄,與周圍的正常胃粘膜界限明顯;
(3)萎縮處粘膜下血管分支清晰可見。
3、鏡下:(1)腺上皮萎縮,腺體變小并可有囊性擴張,常出現(xiàn)上皮化生(假幽門腺化生及腸上皮化生)。(2)在粘膜固有層有不同程度的淋巴細胞和漿細胞浸潤。
三、肥厚性胃炎:病變特點是,粘膜肥厚,皺襞加深變寬似腦回狀。鏡下,腺體肥大增生,腺管延長。粘膜固有層炎性細胞浸潤不顯著。
四、疣狀胃炎:病變處胃粘膜發(fā)生一些大小不等的糜爛,其周圍粘膜隆起,因而形成中心凹陷的病灶,形如痘疹。病灶主要分布在幽門竇部。
第二節(jié) 消化性潰瘍(peptic ulcer)
一、概述:主要發(fā)生于胃和十二指腸球部。
二、病變
(一)部位:胃小彎側(cè)、胃竇部多見。
(二)特點:
1、肉眼:潰瘍通常只有一個,圓形或橢圓形,直徑多在2.5cm以內(nèi),潰瘍邊緣整齊,粘膜皺襞從潰瘍向周圍呈放射狀,潰瘍底部通常穿越粘膜下層,深達肌層。醫(yī).學.全.在線 gydjdsj.org.cn
2、鏡下:潰瘍底大致由4層組織組成:炎性滲出物、壞死組織、肉芽組織層、瘢痕組織。增殖性動脈內(nèi)膜炎,使小動脈管壁增厚,在潰瘍邊緣?煽吹秸衬ぜ优c肌層粘連、愈著。神經(jīng)纖維斷端呈小球狀增生。
三、結(jié)局及合并癥:
1、愈合(healing):多由肉芽組織增生填滿。
2、幽門梗阻(pyloric stenosis):約有3%的患者發(fā)生,主因瘢痕收縮引起。
3、穿孔(perforation):約見于5%的患者,最易發(fā)生于十二指腸潰瘍。
4、出血(hemorrhage):主要合并癥,表現(xiàn)為潛血陽性或黑便、嘔血等。
5、癌變(malignant transformation):十二指腸潰瘍一般不惡變,胃潰瘍患者中發(fā)生癌變者≤1%。
四、病因和發(fā)病機制:
1、胃液的消化作用
2、胃粘膜的屏障功能受到損害
3、神經(jīng)、內(nèi)分泌功能失調(diào)
4、其它因素
5、幽門螺旋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