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語標準中國方劑數(shù)據(jù)庫中醫(yī)疾病數(shù)據(jù)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中草藥圖譜藥物數(shù)據(jù)藥學下載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民間中醫(yī) > 正文:請教五味與五藏的關系
    

黃帝內經:請教五味與五藏的關系

《素問·臟氣法時論》中關于五味與五藏的論述有:

  黃帝問曰:合人形以法四時五行而治,何如而從?何如而逆?得失之意,愿聞其事。歧伯對曰: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更貴更賤,以知死生,以決成敗,而定五臟之氣,間甚之時,死生之期也。

  帝曰:愿卒聞之。岐伯曰:肝主春,足厥陰少陽主治,其日甲乙。
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心主夏,手少陰太陽主治,其日丙丁。
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脾主長夏,足太陰陽明主治,其日戊己。
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肺主秋,手太陰陽明主治,其日庚辛。
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腎主冬,足少陰太陽主治,其日壬癸。
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

  病在肝,愈于夏,夏不愈,甚于秋,秋不死,持于冬,起于春,禁當風。肝病者,愈在丙丁,丙丁不愈,加于庚辛,庚辛不死,持于壬癸,起于甲乙。肝病者,平旦慧,下晡甚,夜半靜。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補之,酸瀉之。

  病在心,愈在長夏,長夏不愈,甚于冬,冬不死,持于春,起于夏,禁溫食熱衣。心病者,愈在戊己,戊己不愈,加于壬癸,壬癸不死,持于甲乙,起于丙丁。心病者,日中慧,夜半甚,平旦靜。
心欲軟,急食咸以軟之,用咸補之,甘瀉之。

  病在脾,愈在秋,秋不愈,甚于春,春不死,持于夏,起于長夏,禁溫食飽食濕地濡衣。脾病者,愈在庚辛,庚辛不愈,加于甲乙,甲乙不死,持于丙丁,起于戊己。脾病者,日昳慧,日出甚,下晡靜。
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用苦瀉之,甘補之。

  病在肺,愈在冬,冬不愈,甚于夏,夏不死,持于長夏,起于秋,禁寒飲食寒衣。肺病者,愈在壬癸,壬癸不愈,加于丙丁,丙丁不死,持于戊己,起于庚辛。肺病者,下晡慧,日中甚,夜半靜。
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補之,辛瀉之。

  病在腎,愈在春,春不愈,甚于長夏,長夏不死,持于秋,起于冬,禁犯焠㶼筋者,所以束骨而利機關也,瘺論語熱食溫炙衣。腎病者,愈在甲乙,甲乙不愈,甚于戊己,戊己不死,持于庚辛,起于壬癸。腎病者,夜半慧,四季甚,下晡靜。
腎欲堅,急食苦以堅之,用苦補之,咸瀉之。

==============
  如何能把上文中紅色字體關于五味與五臟的關系說圓呢?


[ 本帖最后由 泥巴匠 于 2009/11/17 14:22 編輯 www.med126.com]
附件: 你需要登錄才可以下載或查看附件。沒有帳號?注冊
收藏5分享0
回復引用

舉報返回頂部

33032681
  • 發(fā)短消息
  • 加為好友
33032681當前離線
閱讀權限
30 
積分
263 
注冊時間
2006/4/5 
最后登錄
2012/8/7 
在線時間
126小時 
精華
日志
主題
帖子
260 

中級用戶

中級用戶, 積分 263, 距離下一級還需 237 積分
2#
發(fā)表于 2009/11/16 16:20|只看該作者

苦味補心陽

    <tfoot id="zhp3z"></tfoot>
    1. <strong id="zhp3z"></strong>
        字號 7pt 8pt 9pt 10pt 12pt 15pt 18pt 20pt 25pt 30pt  
        苦味是入心清火還是入心補火?


        味過于酸:酸味補肝,為過于酸,反而能傷肝,引起肝氣偏盛,這樣就會克伐脾胃(木克土),導致脾胃消化功能障礙。
          味過于堿:堿味補腎,味過于堿反而能傷腎,損壞骨頭(腎主骨生髓),腎氣偏盛,就會導致抑心氣(水克火),引起心悸、氣短。
          味過于甘:甘味補脾,味過于甘,反而能傷脾,引起胃脹不適,還會克伐腎水(土克水),出現(xiàn)面黑。
          味過于苦:苦味補心,味過于苦,反而能傷心,導致心肺功能障礙(火克金)。
          味過于辛:辛味補肺,味過于辛,反而能傷肺,出現(xiàn)筋脈遲緩不利(金克木,肝屬木,肝主筋),又因為肺主氣,傷氣可引起傷神而發(fā)生的精神衰弱。
        -----------等高人解釋啊
        -----------黃元御說:
        肝欲升散,故以辛味散之。辛散則為補,酸收則為瀉,故用辛補之,酸瀉之,凡本味為瀉,對宮之味為補。
        張志聰說:
        肝生春生怒發(fā)之氣,故苦于太過之急,宜食甘以緩之。
        心以長養(yǎng)為令,志喜而緩。緩則心氣散逸,自傷其神矣,急宜食酸以收之。
        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脾屬陰土,喜燥惡濕,苦乃火味。故宜食苦以燥之。喜燥者,喜母氣以資生,苦濕者,惡所勝之乘侮。
        肺主收降之令,敵苦氣上逆,宜食苦以泄下之。
        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開腠理,致津液,通氣也。腎者水臟,喜潤而惡燥,宜食辛以潤之,謂辛能開腠理,使津液行而能通氣故潤。
        以上論五臟之本氣,而合于四時五行五味也。
        總起來說,我感覺黃師是從五味根原上來說,張志聰和高士宗本就是師徒,主要從五行生克乘侮的關系上說,這與命理中隱然相同。
        以上結合黃帝內經素問集注、黃帝內經素問直解和黃師的素問懸解。
        -----------
        原帖由 青色的木頭 于 2009/11/16 23:39 發(fā)表
        黃元御說:
        肝欲升散,故以辛味散之。辛散則為補,酸收則為瀉,故用辛補之,酸瀉之,凡本味為瀉,對宮之味為補。

        張志聰說:
        肝生春生怒發(fā)之氣,故苦于太過之急,宜食甘以緩之。
        心以長養(yǎng)為令,志喜而緩 ...


        1、黃師說“對宮之味為補”,“本味為瀉”,解釋經文時只解一條,并說“下文皆然”。
            但是經文“心欲軟,急食咸以軟之,用咸補之,甘瀉之。”“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用苦瀉之,甘補之!
          這兩條的“瀉之”就不是本味了。難道是經文有誤?沒人敢下此結論。
        2、張隱庵條條分開解釋,用的不是同一個理,難圓其說。

        [ 本帖最后由 泥巴匠 于 2009/11/17 14:42 編輯 gydjdsj.org.cn/wszg/]
        -----------
        原帖由 33032681 于 2009/11/16 16:20 發(fā)表
        字號 7pt 8pt 9pt 10pt 12pt 15pt 18pt 20pt 25pt 30pt  
        苦味是入心清火還是入心補火?


        味過于酸:酸味補肝,為過于酸,反而能傷肝,引起肝氣偏盛,這樣就會克伐脾胃(木克土),導致脾胃消化功能障礙。
        ...


        先生之說與《內經》迥異,不知是源于哪家學說?

        [ 本帖最后由 泥巴匠 于 2009/11/17 14:50 編輯 ]
        -----------心苦緩,心為火,火勢宜急,今火勢緩,故急食酸,加強肝的功能,助火之勢。

        食酸后,肝的功能要變強,故肝易疲,肝有點懶惰,所以急食甘,讓脾也偷懶。

        食甘后,脾的濕氣停留,不輸送給肝,所以脾苦濕,脾又不想偷懶,故急食苦,讓心加緊督促肝的工作。

        心緩,火勢不猛(陽不極而不降),氣不降于肺,故肺苦氣逆,故急食苦,加強火勢。

        肺不降后,腎又太干了,所以急食辛,加強肺的降雨功能。

        (純屬好玩)。

        [ 本帖最后由 吳向陽 于 2009/11/18 10:20 編輯 gydjdsj.org.cn]
        -----------《輔行訣臟腑用藥法要》附圖研究
        http://www。ngotcm。com/forum/view ... 4549&highlight=

        《輔行訣臟腑用藥法要》五味的五行歸屬辨識
        http://www。ngotcm。com/forum/view ... 1029&highlight=

        供參考。

        自己從胡希恕書中知道,中醫(yī)還是分門派的,神農、岐黃,還有一個說法:“記曰:醫(yī)不三世,不服其藥。鄭康成曰:慎物齊也。孔沖遠引舊說云:三世者,一曰黃帝針灸,二曰神農本草,三曰素女脈訣!

        黃元御對于五味的說法和輔行訣是一樣的。他還說黃帝內經是先有靈樞后有素問。

        傷寒好像是方技家的東西,和輔行訣都是源于神農本草。

        我等初學者估計只能從一個宗門了。

        黃元御說,傷寒編次亂于叔和,看他的懸解應2-3年能解。

        自己也疑惑中,基本傾向于看傷寒和四圣心源入門,其它暫不看。
        -----------對宮之味為補:子水,丑土,寅木,卯木,辰土,巳火,午火,未土,申金,酉金,戌土,亥水
        把這些放在一個時鐘圓周上,水與火對宮,金與木對宮,土與土對宮
        這樣可以解釋:對宮之味為補

        -----------看了似明白些,但還不全懂。
        ...
      1. 上一篇文章:
      2. 下一篇文章:
      3.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站 中網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