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鱧(烏魚)常見的疾病及防治
-----
烏鱧(Ophiocephalus argus)是以魚類為食的經濟價值和營養(yǎng)價值較高的淡水名貴魚類。隨著水產養(yǎng)殖業(yè)的發(fā)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場需求量日益擴大。人工養(yǎng)殖已從少量混養(yǎng)發(fā)展到大量集中飼養(yǎng)。目前常見的疾病有出血病(Haemorrhage disease)、
白皮病(Whiteskin disease)、水霉病(Saprolegniasis)、小瓜蟲病(Ichthyophthiriasis)和車輪蟲病(Trichodiniasis)、嗜子宮線蟲病(Philometraiosis)、萎癟病等。本文在養(yǎng)殖及參考有關報道的基礎上,對烏鱧常見的疾病及防治作一概述。 1 出血病1.1 流行情況 出血病是烏
鱧魚種培育階段的一種常見病,發(fā)病率高,易引起成批死亡。每年的6~9月是此病的主要流行季節(jié)。流行適宜的水溫27~30℃。由于放養(yǎng)密度過高,水質惡化,水中溶氧低,透明度低等原因,常會導致此病的暴發(fā)。1.2 癥狀 病魚鰭基、腹部、尾部等處有出血斑,魚體暗黑而消瘦,眼球突出,剝除魚的皮膚,可見肌肉呈點狀或塊狀充血、出血。嚴重時全身呈鮮紅色,鰓絲發(fā)白,即呈“白鰓”現(xiàn)象,腸內無食,腸壁充血。1.3 防治 (1)提高水位,增加換水次數,增加紅蟲等喜食飼料的投喂! (2)全池潑灑生
石灰,發(fā)病季節(jié),水深1m的池塘,每畝用生石灰25kg,加水溶解后全池潑灑,以后每月至少一次,直至9月,具有一定的預防和治療效果。2 白皮病2.1 流行情況 主要危害烏鱧的夏
花魚種,每年6~8月為流行季節(jié),尤其是夏花分塘前后,因操作不慎,碰傷魚體或水質惡化,尤其是放了沒有充分發(fā)酵的糞肥,病原菌更易滋生和繁殖,魚體容易感染此病。死亡率高,可達50%以上,它病程短,從發(fā)病到死亡只有2~3天的時間。2.2 隨著病情的發(fā)展,迅速擴展蔓延,嚴重時病魚尾鰭爛掉或殘缺不全,病魚游動不平衡。頭部向下,尾部向上,與水平垂直,直致死亡。2.3 防治 (1)發(fā)病魚池可用漂
白粉(含有效氯30%)全池潑灑,使池水藥物濃度為1mg/l! (2)發(fā)病魚池用中藥
五倍子搗碎后,用開水浸泡,將渣汁一起全池潑灑,使池水藥物濃度為3mg/L。3 水霉病3.1 流行情況 主要發(fā)生在烏鱧受精卵的孵化階段,由于水環(huán)境不良或氣溫低(15℃~20℃),特別在陰雨天,突然感染引起,可造成受精卵的大批死亡。3.2 癥狀 在孵化過程中,內菌絲侵入卵膜內,卵膜外叢生大量外菌絲,外菌絲呈放射狀。3.3 防治 (1)嚴格用藥物消毒孵化池,保持孵化水體清新,撈卵不離水,輕撈輕放,不使卵粒受傷。為防止室外氣候的突變,可在室內進行孵化! (2)用孔
雀石綠溶液10mg/L浸泡附有魚卵的魚巢10~15min。每天1次,連續(xù)2天;蛟诜趸陂g消毒卵巢周圍的水體2~3次4 小瓜蟲病4.1 流行情況 此病流行于春、秋季。對烏鱧的年齡無嚴格的選擇性。小瓜蟲病借助于胞囊及幼蟲傳播,剛孵出的幼蟲侵襲力較強,隨著時間的推延,而逐漸減弱,水溫15~20℃侵襲力最強。4.2 癥狀 病魚皮膚、鰭條或鰓瓣上可見布滿了白色小點狀的囊泡,病情嚴重時魚體覆蓋著一層白色薄膜。病魚游動遲緩,漂浮水面,魚體不斷與其它物體摩擦,最后病魚呼吸困難而死。4.3 防治 全池潑灑硝酸亞汞,水溫15~20℃,使池水成0.1~0.2mg/L5 車輪蟲病5.1 流行情況 主要危害烏鱧的魚苗魚種階段。一年四季都可發(fā)生,而以4~7月較流行,適宜溫度20~28℃。池小、水淺、水質不良、餌料不足、放養(yǎng)過密、連續(xù)下雨等情況易于發(fā)病。5.2 癥狀 病魚粘液增多,魚體大部分或全身呈白色,游動緩慢,魚體消瘦,呼吸困難而死。5.3 防治 用硫酸銅和硫酸亞鎂合劑(比例為5∶2)全池潑灑,使池水含藥量達0.7mg/L?捎眯У貧鐬貅k魚苗、魚種體表和鰓上的車輪蟲6 嗜子宮線蟲病6.1 流行情況 此病在長江流域流行最為廣泛,感染率高達90%,最早是冬季1月間,春季出現(xiàn)最多,到夏季后鰭上不再發(fā)現(xiàn)有成蟲。6.2 癥狀 病原體為藤本嗜子宮線蟲,雌蟲寄生在烏鱧的背鰭、臀鰭和尾鰭的鰭條之間,雄蟲寄生在魚的鰾和腎內,一般肉眼看不出明顯的癥狀。6.3 防治 (1)用3%~5%的
食鹽溶液浸洗病魚10~20min。 (2)用晶體敵百蟲(90%)和面堿混合潑灑(比例為5∶3)其濃度第一天0.2mg/L,第二天0.3mg/L。7 萎癟病7.1 病因及癥狀 夏花和成魚養(yǎng)殖階段都可發(fā)現(xiàn)。主要由于放養(yǎng)過密,餌料不足,使部分魚種因得不到足夠的餌料而嚴重消瘦,離群散游,不久萎癟致死。病理鰓絲花白,嚴重貧血。7.2 防治 養(yǎng)殖中應盡可能做到放養(yǎng)魚種規(guī)格均勻,密度適宜。餌料投喂均勻、適口、充足。當發(fā)現(xiàn)魚患萎癟病時,應立即采取措施,增加營養(yǎng),在疾病早期可恢復健康! 貅k對病害的抵抗能力很強,只要養(yǎng)殖過程中不斷提高養(yǎng)殖技術和管理水平。做到“無病先防,有病早治,全面預防,積極治療”,就能夠減少疾病的發(fā)生。同時我們科研工作者還應加強應用基礎理論的研究,積累知識和經驗,控制烏鱧的突發(fā)性、暴發(fā)性、毀滅性疾病的發(fā)生,以提高烏鱧的養(yǎng)殖產量。
畜牧導航:
養(yǎng)魚資訊 養(yǎng)魚技術 魚價格行情 魚病防治 飼養(yǎng)管理 養(yǎng)魚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