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胡麻子、大胡麻。
來源 為
亞麻科植物亞麻 Linum usitatissimum L.的種子。
植物形態(tài) 一年生草木,高40~70cm。莖直立,上部多分枝,葉線形至線狀披針形,長1~3cm,寬1.5~2.5cm,先端銳尖,全緣,無柄。花萼片卵狀披針形,邊緣有纖毛;花瓣藍(lán)色或白色;雄蕊5,退化雄蕊5;子房5室,
花柱分離,柱頭棒狀。蒴果球形,直徑約7mm,頂端5瓣裂。種了10;ㄆ5~6月,果期6~9月:全國各地有栽培。
采制 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植株,曬干,打下種子,除去雜質(zhì),再曬干。
產(chǎn)地 內(nèi)蒙古、黑龍汀、遼寧、吉林。
性狀 種子扁平卵圓形,長4~7mm,寬2~3mm。表面紅棕色或灰揭色,平滑而有光澤,一端鈍圓,另端尖而略偏斜。種臍位于尖端凹陷處,種脊位于一側(cè)的邊緣。種皮薄脆,胚乳膜質(zhì),棕色,子葉黃白色,富油性。嚼之有豆腥昧。
化學(xué)成分 含脂肪油,油中主要為亞麻酸、亞油酸、油酸及棕櫚酸、硬脂酸等
甘油酯;另含
阿魏酸二十烷基酯(eicosylferulate)、亞麻苦苷(linamarin )、木酚素等。
藥理 有潤滑、緩和刺激的作用,可用于治療局部炎癥;亞
麻油有輕瀉作用,但過量攝入對
兔肝臟有損傷;有抗
動脈粥樣硬化的特性;其所含的木酚素是血小板活化因子受體拮抗劑,對
狼瘡性腎炎有潛在性治療作用。
性味 性平,味甘。
功能主治 潤燥,祛風(fēng)。用于皮膚瘙癢,
麻風(fēng),
眩暈,
便秘。用量9~15g。
配伍應(yīng)用 ①腸燥便秘:配
當(dāng)歸、
郁李仁。②皮炎,
濕疹:配
地膚子、
白鮮皮。③皮膚瘙癢:配
紫草、當(dāng)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