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漢語拼音 | wu zhi mao tao guo |
英文名 | |
藥材基原 | 為?浦参锪颜崎诺墓麑崱 |
動植物形態(tài) | 木或落葉小喬木,高1-2m,全株被黃褐色貼伏短硬毛,有乳汁。葉互生;葉片紙質(zhì),多型,長橢圓狀披針形或狹廣卵形,長8-25m,寬4-10(-18)cm,先端急尖或漸尖,基部圓形或心形,常具3-5深裂片,微波狀鋸齒或全緣,兩面粗糙,基出脈3-7條;具葉柄,長2-7m;托葉卵狀披針形,長0.8-2cm。隱頭花序,花序托對生于葉腋或已落葉的葉腋間,球形,直徑5-10mm,頂部有苞片形成的臍狀突起,幼時特別明顯,基部苞片卵狀披針形,被緊貼的柔毛;總花梗短,長5mm,或無;雄花、癭花生于同一花序托內(nèi);雄花生于近頂部,花被片4,線狀披計形,雄蕊1-2;癭花花被片與雄花相似,花柱側(cè)生;雌花生于另一花序托內(nèi),花被片4。瘦果橢圓形;ㄆ5-7月,果期8-10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福建、廣東、海南、廣西、貴州、云南等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山林中或山谷灌木叢中,以及村寨溝旁。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秋季果熟時采摘,切片,鮮用或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甘;性平 |
歸經(jīng) | |
功效 | 滋潤生津;通便;催乳 |
功效分類 | 滋潤生津藥;通便藥;催乳藥 |
主治 | 津少便秘;產(chǎn)后缺乳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15-30g,鮮品30-60g;或研末。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yùn)用 |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Ficus simplicissima Lour.[F.hirta Vahl var.palmatiloba(Merr.)Chun] |
科屬分類 | ?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