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站地圖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藥學理論 > 中國中藥 > 正文:黃蘑菇 功效主治/用法用量/化學成分查詢
    

黃蘑菇

  
別名
漢語拼音 huang mo gu
英文名
藥材基原 牛肝菌科真菌黃粉末牛肝菌和網柄粉末牛肝菌的子實體。
動植物形態(tài) 1.黃粉末牛肝菌 菌蓋扁半球形,漸平展,直徑4-10cm。濕潤時稍粘,表面有一層檸檬黃色粉末,易脫落。菌肉白色,受傷時變淺藍色。菌管層近柄周圍凹陷,淺黃色,傷后暗褐色。管口多角形,每毫米間2個。菌柄近圓柱形,實心,長6-10cm,徑1-1.5cm,近上部有珠網狀菌環(huán),易消失。孢子印青褐色;孢子平滑,橢圓形至長橢圓形,(8-14.5)μm×(6-6.2)μm。
2.網柄粉末牛肝菌 菌蓋寬5-16cm。蓋表干,有短絨毛,后期光滑,黃色、金黃色。菌肉淡黃色,傷后不變色。菌管彎生,近柄處微下延。管孔檸檬黃色。傷后不變色。菌柄圓柱狀,長5-10cm,徑1.5-2.0cm,黃色,有明顯的網絡,手壓后不變色。柄部和蓋表均有黃色粉末狀物覆蓋,手觸摸后容易隨手剝落。孢子長紡錘形、長橢圓形,幾與擔子等長,(18-25)μm×(10-14)μm。
資源分布 1.黃粉末牛肝菌 分布于吉林、山西、陜西、江蘇、安徽、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2.網柄粉末牛肝菌 分布于華南、西南及江蘇、安徽、浙江、福建、臺灣、西藏等地。
生態(tài)環(huán)境 1.黃粉末牛肝菌 生于闊葉或針闊葉混交林下。夏、秋季常見。 2.網柄粉末牛肝菌 單生或群生。見于殼斗科和樺木屬(Betula)等樹木的林下,也見于云杉林、杜鵑灌叢和高山草地。
藥用植物栽培
采收和儲藏 夏、秋季采收,洗去泥土,曬干。
藥用部位
生藥材鑒定 性狀鑒別 1.黃粉末牛肝菌 子實體表面覆蓋有檸檬黃色粉末。菌蓋半球形,或平展,直徑4-10cm,潮濕時稍粘。菌肉厚,深黃色,菌管層淺黃色或暗褐色。菌柄圓柱形,長6-10cm,直徑約1cm,內部黃色,中實,近上部有蛛絲狀菌環(huán)。氣微,味淡。
2.網柄粉末牛肝菌 與上種相似,唯柄有明顯網紋,菌環(huán)不明顯。
中藥化學成分 黃粉末牛肝菌含衣酸(vulpinic acid)。
理化性質
中藥化學鑒定
中藥有效成分結構式的測定
炮制方法
劑型
中藥制藥工藝
藥理作用
藥理學
藥代動力學
毒理學
藥物配伍
藥性 微咸;性溫
歸經
功效 祛風散寒;舒筋活絡;止血
功效分類 祛風散寒藥;舒筋活絡藥;止血藥
主治 風寒濕痹;腰膝疼痛;肢體麻木;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9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敷。
用藥禁忌
不良反應及治療
選方 該菌被黃色粉末,全菌黃色,故名。
臨床運用
各家論述
考證
藥物應用鑒別
藥典收錄
藥材拉丁名 Fructificatio Pulveroboleti Ravenelii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Pulveroboletus ravenelii(Be-rk.er Curt .)Murr.[Boletus ravenlii Berk.er Curt.]
科屬分類 牛肝菌科
出處 《中華本草》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沒有相關文章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申明 -誠聘英才 - 網站地圖 - 醫(yī)學論壇 - 醫(yī)學博客 - 網絡課程 - 幫助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10,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站 中網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