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漢語拼音 | shi li ye |
英文名 | Leaf of Belgaum Walnut, Leaf of Kekuioiplant, Leaf of Bancouloiplant, Leaf of Lumbangoilplant, Leaf of Otaheite Walnut |
藥材基原 | 為大戟科植物石栗Aleurites moluccana (L.)Willd.的葉。 |
動植物形態(tài) | 石栗 常綠喬木,高達(dá)13m。幼枝和花序均被揭色星狀短柔毛。單葉互生;葉柄長6-12cm,頂端有2枚小腺體;葉片卵形至闊披針形,長10-20cm,寬5-17cm,先端漸尖,基部鈍或截平,稀有急尖或淺心形,全緣或3-5裂,幼時兩面被褐色星狀短柔毛,后變無毛或僅于背面流被星狀短柔毛;▎涡裕菩弁,白色。圓錐花序頂生,雄花花萼闊卵形,長約3mm,通常2深裂,鑷合狀,外面密被星狀短柔毛;花瓣5,長圓形或倒卵狀披針形,長約6mm,先端鈍,基部被毛;雄蕊15-20,著生于隆起、被毛的花托上,花絲短,基部被星狀短柔毛,花藥卵形,向內(nèi);雌花花被與雄花無異;子房球形,長約2mm,密被星狀短柔毛,2室,花柱 2裂。核果肉質(zhì),近球形或闊卵形,直徑5-6cm,具縱棱,有種子l-2顆;ㄆ4-7月,果期9-11月。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福建、臺灣、廣東、海南、廣西、云南等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野生或栽培于村旁及疏林中。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全年均可采收,鮮用或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性狀鑒別 葉卵形至闊披針形或近圓形,長10-20cm,寬5-17cm,表面棕色,兩面均被銹色星狀短柔毛,有時脫落;葉片不分裂或3-5淺裂,葉柄長6-12cm,先端有2枚小腺體。 |
中藥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xué)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xué) | |
藥代動力學(xué) | |
毒理學(xué)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微苦;寒;小毒 |
歸經(jīng) | 肝;腎經(jīng) |
功效 | 活血通經(jīng);止血 |
功效分類 | 活血藥;通經(jīng)藥 |
主治 | 閉經(jīng);金瘡出血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干品研粉敷。 |
用藥禁忌 | 《廣東中藥》Ⅱ:孕婦忌用。 |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yùn)用 | |
各家論述 | 1.《嶺南采藥錄》:治閉經(jīng),取生石栗葉四兩,和豬腰煎湯服之。亦能下胎。 2.《廣東中藥》Ⅱ:通經(jīng),清瘀熱,治白濁。 |
考證 | 出自《嶺南采藥錄》。 |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Aleurites moluccana (L.)Willd.[Jatropha moluccana L.] |
科屬分類 | 大戟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