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處方來源 | 陜西中醫(yī)1993,14(6):254 |
劑型 | 散劑 |
藥物組成 | 生石膏、生大黃、生梔子。 |
加減 | |
功效 | |
主治 | 高熱。 |
制備方法 | 上藥按3:2:1的份量混合粉碎成細末,瓶裝備用。 |
用法用量 | 用時取柴胡注射液2ml,加入適量退熱粉,調(diào)成膏狀,填于臍中,用膠布或傷濕止痛膏貼緊固定。貼后有條件者每隔2小時測體溫。體溫降至正常再保留半天方可去掉此膏,若24小時體溫未降至正常者,可換藥一次,48小時仍無效者改用其它療法。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 | |
臨床應用 | 治療高熱100例均系門診病人,其中男60例,女40例;年齡4個月至23歲;病程4小時至3日。辨證屬外感風寒型10例,外感風熱型30例,感冒夾食滯型40例,痢疾6例,急性扁桃體炎7例,產(chǎn)后感冒2例,急性腮腺炎5例;體溫38.5-39.5℃69例,39.5℃以上31例。實驗室檢查:WBC10.O×10(9)/L以下70例,10.O×10(9)/L以上者30例,N0.5-0.7者81例,0.7以上者19例。結(jié)果:99例有效,即熱退,觀察2日體溫正常。無效1例,即48小時熱不退。貼此膏2小時后體溫開始下降,一般4-12小時內(nèi)可降至正常。 |
藥理作用 | |
毒性試驗 | |
化學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生產(chǎn)廠家 | |
各家論述 | |
備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