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 | Wan nian hui
|
苗藥名 | |
苗藥拼音 | |
別名 | 道塔拉
|
考證 | |
中藥材基原 | 為古建筑物的石灰性塊狀物,F(xiàn)多為自然形成的含有碳酸鈣的沉積巖。內(nèi)蒙古西部地區(qū)有自然形成者。
|
動物礦物植物形態(tài) | |
栽培與養(yǎng)殖 | |
采收加工 | 翻修或拆出古建筑物時,收集白色石灰性塊狀物,除去磚頭、碎石及雜物;自然形成者,采挖后除去雜石即可。
|
藥材鑒別 | 性狀鑒別 本品為不規(guī)則的塊狀物,大小不一,表面白色或類白色,具大小不等的孔隙。質(zhì)堅,不易折斷,斷面白色,多不平坦,吸濕性弱。無臭,味淡。
以色白、無雜質(zhì)、吸水少者為佳。
顯微鑒別 粉末白色。鏡下觀察:為棕黃色或淡色顆粒狀的集合體。偶有無色的塊片,有時黏附有顆粒狀物。
理化鑒別 ①取本品粉末適量,滴加稀鹽酸5m1,即發(fā)生大量氣泡,將此氣體通入氫氧化鈣試液中,即產(chǎn)生白色沉淀。(檢查碳酸鹽)②將上述反應后的溶液,濾過,濾液中加甲基紅指示液2滴,用氨試液中和,再滴加鹽酸至恰呈酸性,加草酸銨試液,即生成白色沉淀;分離,沉淀不溶于醋酸,但可溶于鹽酸。(檢查鈣鹽)
|
化學成分 | 主要含碳酸鈣(CaCO3)[1]。
|
藥理作用 | |
性味 | 味辛,性溫。有毒。
|
功效 | 破痞,助消化,祛巴達干。
|
主治 |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研末,1~2g;或入丸、散。
|
注意事項 | |
附方 | |
制劑 | |
臨床研究 | |
參考文獻 | 化學成分
(1)劉玉琴.礦物藥.呼和浩特:內(nèi)蒙古人民出版社,1989.11
|
苗藥名出處 | |
參考 | 《中華本草》蒙藥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