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信息

 
    
    【正題名編號】 

    
    735


…" />
網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站地圖
針灸理論針灸艾灸推拿按摩刮痧拔罐中醫(yī)臨床數據中醫(yī)藥術語針灸古籍中草藥圖譜腧穴文獻針灸方法文獻藥學下載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針灸推拿 > 針灸古籍資源數據庫 > 正文:西方子明堂灸經
    

西方子明堂灸經

  
書目信息
【正題名編號】  735
【正題名】  西方子明堂灸經
【所屬類別】  針灸通論
【卷冊數】  8卷
【所屬時期】  宋、遼、金時期
【成書年代】  1190-1194
【版本數量】  11
【正題別名】 
【著者】  西方子
書考
 
提要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一百三

    《明堂灸經》八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閣藏本)。題曰西方子撰。不知何許人,與《銅人針灸經》俱刊于山西平陽府。其書專論灸法,《銅人》惟有正背左右人形,此則兼及側伏,較更詳密。考《唐志》有《黃帝十二經明堂偃側人圖》十二卷,茲或其遺法歟!杜f唐書·經籍志》以《明堂經脈》別為一類,則曾之說信矣。古法多針灸并言,或惟言針以該灸《靈樞》稱《針經》是也。自王燾《外臺秘要》始力言誤針之害,凡針法穴道,俱刪不錄,惟立灸法為一門,此書灸不言針,蓋猶燾志也。  
目錄及序跋

馮一梅跋

    右西方子《明堂灸經》八卷。蓋世醫(yī)依據王惟德所著《銅人經》刪去針法以成此書,其分別部居,取用《千金方.明堂三人圖》,其主治各病,兼采《外臺》諸書附益之,故與王惟德舊經互校,同者半,異者亦半,舊經頭部止偃伏形,此書頭部分正伏形。而上星、囪會、前頂、百會、五處、承光、通天、臨泣、目窗、正營,入正頭部。神庭、曲差,入正面部。舊經側面、側頭、側頸三部,此書止側頭項一部、而側面之頭維、上關、下關、頰車,入正面部;側頭之顱息、瘛脈、完骨、竅陰、浮白、翳風別為耳后。舊經側掖、側脅二部,此書并為側脅一部。舊經跗陽在足太陽部,此書入足少陽部。舊經有肩髆照部,此書以肩髎、秉風、肩井、天髎、肩髃、巨骨入手陽明部,天宗、臑俞、肩外俞、肩中俞、曲垣入手少陽部,肩貞入手太陽部,臑會入手太陰部而不立專部。此皆據《千金》以改王惟德舊經者也。然《千金》會陰在足少陰部,今此書在腹部!肚Ы稹犯嚯劣岵蝗搿睹魈萌藞D》,別見雜病篇中,今此書入背部!肚Ы稹贩藷o靈臺、陽關、厥陰俞,今此書亦入背部,則用王惟德舊經,不盡依《千金》者也。督俞、氣海俞、關元俞,舊經與《千金》諸書均無之,惟七卷本之《銅人經》與近刻《針灸大成》始有其目,今此書亦在背部,疑于古書外,又別有師承者也。考《甲乙》肩井、天髎并在手少陽部(王惟德舊經肩井為手足少陽陽維之會,較《甲乙》多一足字故《圣濟》肩井入尺少陽,惟天髎入手少陽)《甲乙》臑俞為于足太陽陽維蹺脈之會)天宗為手太陽脈氣所發(fā),故《外臺》、《圣濟》臑俞、天宗并在手太陽部,《甲乙》臑會為手陽明之絡,故《外臺》臑會入手陽明部(《圣濟》臑會入足少陽亦可疑)。今此書專主《千金》而手陽明之肩井、天髎、手少陽之臑俞、天宗,手太陰之臑會,與《甲乙》、《外臺》諸書均不合。案《千金·明堂三人圖》序云:舊《明堂圖》,年代久遠,傳寫錯誤.不足指南,今一依甄權等新撰為定據,此則《千金》本于甄權《明堂》,而《甲乙》乃本于《黃帝明堂》,兩存另文,正資參考。若肩髎、肩貞、肩外俞、肩中俞,曲垣諸穴,《甲乙》不言何脈所發(fā),而《外臺》肩貞在手少陽與此書異.余與此書同!妒芳缤庥、肩中俞、曲垣在手太陽與此書異,系與此書同。局若此書專主《千金》,較可掘欽,錢塘竹舟松生兩個君校英。四庫苫錄備醫(yī)書,以此書與大卷口《銅人經》并刻,七卷本于舊經,俞穴不全錄,而此書俞穴較舊經有增無刪,學者得此始胡該備,梅與襄?,仍屬同里王君恩甫重為繪圖,而《千金》之《明堂三入圖》已佚于原書中者,今在此書中復顯于世,豈非快事!惟原本胸腹背三圖人形小,字多竊嫌未稱,今仿《針灸大成》之例,于斯三者改作方圖,以變通之,而《大成》之誤,與此書原誤,頗有所改正。胸部中央宜下七穴,天突、璇機、華蓋、相去一寸,余穴相去各一寸六分,此書與《甲乙》諸經無異說!洞蟪伞诽焱弧㈣^、華蓋相去亦一寸六分,殆因胸部旁行諸穴,上下皆一寸六分,而俞府、氣戶、云門,皆在璇璣旁、則彧中、庫房、中府必在華蓋旁,故強改分寸,以就旁行。不知中行諸穴作直勢,旁行諸穴作斜勢.一句一弦、與人身形正合,圖雖方形,但取易觀,不必泥腹部第二行肓俞,第三行天樞,皆直臍兩側,此書與《甲乙》諸論無異說,《大成》據此作圖,而分寸悉依舊說,則中行巨闕與臍中相去六寸,第二行幽門與肓俞相去只五寸,肓腧、臍中不能相直,《大成》乃于肓俞去商曲改為二寸,以強通之,亦即改華蓋、璇璣之故,至今此書商曲在石關下二寸,石關在陰都下二寸,與舊說異。而第二行幽門至肓腧相去七寸,較中行巨闕至臍中反多一寸,而此書建里在中管下一寸三分,與舊說一寸異,《甲乙》、《外臺》、《圣濟》亦云上管在巨闕下一寸五分,與舊說—亦異。據此兩說,則中行巨闕至臍中相去六寸八分,而肓俞、臍中相直處,止差二分,惟第三行,不容至天樞相去止六寸,舊說皆同,更無他說,可據改(若依《外臺》關門在梁門下五分,則不容至天樞相去五寸五分)然人身非正方形,天樞直臍,或由斜度中行例行差一寸,自無足疑,《靈樞·骨度篇》云以下至天樞長八寸,即心蔽骨,鳩尾在蔽骨下五分,巨闕在鳩尾下一寸,則去臍八寸三分,即使天樞與臍正相直,亦不能適符八寸數,在中,天樞在側,蓋亦斜度耳。第四行大橫直臍側,此書大橫在腹哀下二寸,則恐誤,當依王惟德舊經與《圣濟》亦作三寸五分,則大橫上去期門五寸五分,斜度方能直臍而沖門去大橫五寸,此書謂在橫骨兩端,斜度方能直臍適相合。此書背脊歷四。王惟—k留穴在腰臉上,而次髎、中髎、下髎并在腰俞下,大成八髎均在腰俞下,尤恐識,當依沈果堂《釋骨》脊骨自第十七椎至第二十一椎為腰髁所掩,故陽關以下脊部中無穴,而八髎在腰髁骨兩側,腰俞則在第二十一椎節(jié)下間,八髎亦在腰俞上。近日本寬阪曻異元佑著《經穴纂要》發(fā)明此義亦極詳,其說可取。今重結諸圖亦正之,后有讀此書者,庶不至惑于俗說乎。(光緒十年三月慈溪馮一梅識)  
附篇
 
版本信息
 【版本名稱】  見平陽府所刻醫(yī)書六種
 【刻印方式】  刻本
 【現(xiàn)存狀況】 
 【國別】  中國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申明 -誠聘英才 - 網站地圖 - 醫(yī)學論壇 - 醫(yī)學博客 - 網絡課程 - 幫助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12,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12017320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