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關閉窗口 關閉窗口  
2007考研政治大綱考點全解1
作者:未知  文章來源:醫(yī)學全在線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06/7/26 2:45:48  文章錄入:凌林  責任編輯:凌云

目    錄

第一部分  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
第一章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第二章  世界的物質性和人的實踐活動
第三章  世界的聯系、發(fā)展及其規(guī)律
第四章  認識的本質和過程
第五章  人類社會的本質和基本結構
第六章  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和歷史創(chuàng)造者
第七章  社會發(fā)展和人的發(fā)展

第二部分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原理
第一章  導論
第二章  社會經濟制度與經濟運行的一般原理
第三章  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實質及其發(fā)展階段
第四章  資本的運行
第五章  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實質與經濟制度
第六章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經濟運行
第七章  經濟全球化與國際經濟關系

第三部分  毛澤東思想概論
第一章  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
第二章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總路線和基本綱領
第三章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問題
第四章  社會主義改造的理論原則與經驗總結
第五章  社會主義若干重大理論問題的探索成果
第六章  社會主義建設的方針政策
第七章  掌握毛澤東思想的活的靈魂,堅持和發(fā)展毛澤東思想

第四部分  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
第一章  鄧小平理論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
第二章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
第三章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
第四章  社會主義的本質和根本任務
第五章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和黨的基本路線、基本綱領
第六章  科學發(fā)展觀和社會主義建設的發(fā)展戰(zhàn)略
第七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
第八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
第九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第十章  “一國兩制”和實現祖國的完全統(tǒng)一
第十一章  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fā)展
第十二章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依靠力量和領導核心

第五部分  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
第一章  當代世界經濟的發(fā)展變化與基本趨勢
第二章  當代世界政治的發(fā)展變化與基本趨勢
第三章  當今時代主題與建立國際新秩序
第四章  戰(zhàn)后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與政治
第五章  戰(zhàn)后發(fā)展中國家的政治與經濟
第六章  戰(zhàn)后社會主義國際的經濟與政治
第七章  獨聯體成員國與冷戰(zhàn)后東歐國家的經濟與政治
第八章  中國對外關系及在世界上的地位與作用


 

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
學科概要:
《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共有七章,可分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章,主要闡述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性質及其基本特征,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概念和總述。第二部分即第二章,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唯物論,即回答“世界的物質性”問題,這是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的理論基礎和邏輯起點。第三部分即第三章,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辯證法,即闡述物質世界是普遍聯系和永恒發(fā)展的,第四部分即第四章,是馬義哲學的認識論,即闡述認識的本質、過程、真理性及思維方法等,第五部分即5-7章,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唯物史觀,主要闡述社會的本質及發(fā)生、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概括起來,馬義哲學原理就是由其概論、唯物論、辯證法、認識論、唯物史觀等五大部分組成。其中辯證法與唯物史觀,尤其是3-6章在整個學科中占有比較重要的地位。

復習建議
  在3-6的重點章節(jié)中,考生應在復習時真正搞懂大綱每章的重要概念和原理的論點、論據、理論界限及其意義,在理解上要做到準確、完整、深刻。在此基礎上,考生還要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來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提高自己融通知識和分析問題的綜合能力。針對此學科中的一些重、難點,考生可采取“線、點、面”相結合的方法來加深理解和記憶。“線”是指對整個學科的各章節(jié)內容梳理出一個清晰的邏輯鏈條;“點”是指具體到每一章節(jié)中的重要知識點不能漏掉;“面”是指當知識點展開時所涉及到的一些常識與知識必須了解。這樣,以線牽動全局,以點帶動面,就能反整個學科內容掌握在手心,做到可緊可松,游刃有余。

第一章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一、哲學和哲學基本問題
(一)哲學與世界觀和方法論
【知識體系】
1.哲學是系統(tǒng)化、理論化的世界觀,是世界觀的理論形態(tài)
世界觀是人們對世界和人與世界關系的總看法或根本觀點。每個人都有世界觀,但自發(fā)形成的世界觀還不是哲學。哲學是將世界觀自覺的以理論的形式表述出來的,是人類把握世界的一種特殊方式。廣義的世界觀還包含人生觀、價值觀。
2.哲學與各門具體科學的區(qū)別和聯系
(1)區(qū)別:二者對象不同,哲學的對象是自然、社會、思維發(fā)展的一般或普遍規(guī)律。具體科學的對象是世界的某一方面、某一領域的特殊規(guī)律。兩者的關系是普遍和特殊、一般和個別的關系。
(2)聯系:哲學以各門具體科學為認識基礎;各門具體科學以哲學為理論指導。
3.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tǒng)一
一定的世界觀作為思想原則運用在具體的認識和實踐活動中表現為方法,方法論就是有關這些方法的理論。有什么樣的世界觀,就有什么樣的方法論。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tǒng)一,為人們的認識和實踐提供根本準則和一般方法論。
【核心考區(qū)】
哲學既是世界觀又是方法論,因此對哲學范疇的理解主要從兩個方面來進行:
(1)哲學與世界觀之間的關系:哲學是世界觀,但世界觀并不一定是哲學,因為世界觀有自發(fā)和自覺之分。只有自覺的世界觀即理論、系統(tǒng)化的世界觀才是哲學。
(2)哲學與方法論之間的關系:哲學是理論化、。系統(tǒng)化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而方法論是用一定的世界觀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而形成的根本方法。因而世界觀決定方法論,方法論體現著世界觀。
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系不是整體與部分的關系,而是普遍與特殊的關系。
【命題分析】
本知識點不是命題的重點,考生適當了解即可。

(二)哲學基本問題的內容和意義
【知識體系】
1.哲學基本問題的內容
恩格斯總結哲學發(fā)展的歷史,明確提出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是哲學的基本問題,指出哲學基本問題包含兩方面的含義:(1)思維和存在何者是第一性;(2)思維和存在有無同一性。哲學基本問題第一方面的內容是劃分哲學基本派別的標準。
2.哲學基本問題的依據
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之所以是哲學的基本問題,這是由哲學的性質決定的:(1)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是任何哲學派別都不能回避的問題,是解決其他一切哲學問題的前提;(2)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是劃分哲學基本派別的依據,對思維和存在何者是第一性的不同回答是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標準,對思維和存在有無同一性的不同回答區(qū)分了可知論和不可知論;(3)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也是指導人們實際生活的基本問題。
3.哲學基本問題的意義
(1)它為研究哲學發(fā)展的歷史和現實提供了一條基本的指導線索,為劃分哲學中的基本派別確定了科學標準,是反對形形色色的唯心主義、不可知論、形而上學的銳利武器;;(2)它是實際工作中的基本問題,為我們認識和改造世界提供了一個根本原則,是引導我們不斷更新思維方式、價值觀念和審美意識,現實地變革自己的生存狀態(tài)和生活方式的強大工具。
【核心考區(qū)】
1.哲學基本問題是思維與存在的關系問題,而不是思維與存在何者為第一性的問題。后者只是哲學基本問題的首要內容。
2.對于可知識論與不可知論的劃分不能以哲學基本問題的第一方面來劃分,因為徹底的唯心主義者承認思維與存在的同一性,也是可知論。只有不徹底的唯心主義者否認思維與存在的同一性,才是不可知論。
3.馬克思主義提出來了科學的實踐觀,從實踐出發(fā)來理解世界的本質及人與世界的關系,得出了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的本體論觀點以及人的意識能認識外部世界的的認識論觀點,從而在實踐的基礎上正確解決了思維與存在對立統(tǒng)一的基礎問題。
【命題分析】
1.歷年考試情況:1997年理科第1題
2.命題以單項選擇題為主,出現分析題的可能性很小?忌貏e重視對哲學基本問題的具體內容和重大意義的分析,此外還要注意以下問題:誰提出來的?經典表述是什么?提出的主要依據是什么?其矛盾是如何解決的?

(三)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及其歷史形態(tài)
【知識體系】
1.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含義
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是對哲學基本問題第一個方面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學中的兩個基本派別,它們只能在哲學意義上,即在回答思維和存在、精神和物質何者是第一性上使用。
(1)唯物主義主張物質是世界的本原,物質第一性、精神第二性。唯心主義斷言精神是世界的本原,精神第一性、物質第二性。
(2)一切哲學都不能超越或調和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大派別,這是哲學的黨性或黨派性。二元論不是一個獨立的哲學派別,它認為精神和物質同為世界的本原,企圖調和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對立,但最終還是陷入唯心主義。
2.唯物主義的歷史形態(tài)
(1)作為一般的世界觀,唯物主義堅持按世界的本來面目去說明世界,唯物主義與科學在本質上是一致的,它是無神論的哲學基礎。
(2)唯物主義經歷了三種歷史形態(tài),即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現代唯物主義即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肯定世界的物質性,具有樸素辯證法思想,力圖從具體的實物中尋找世界的本原,如中國古代的五行說,古羅馬關于水、火、氣是世界本原的學說。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以近代自然科學為依據,克服了樸素唯物主義的直觀性但背離了古代哲學把世界看成整體的辯證法觀點,具有機械性、形而上學性和唯物主義不徹底性的缺陷,F代唯物主義即馬克思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
3.唯心主義的基本類型和存在根源
唯心主義的基本類型有主觀唯心主義和客觀唯心主義。主觀唯心主義把主觀精神作為唯一真實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認為客觀事物以至整個物質世界都是主觀精神的產物,其荒謬之處在于必然導致“唯我論”。客觀唯心主義把某種脫離物質、脫離任何個人的精神變?yōu)楠毩⒌拇嬖,并把它作為世界的本原,其荒謬之處在于以哲學化的方式承認“宗教創(chuàng)世說”。
唯心主義的存在根源有社會歷史的,階級的和認識認識論的三方面。盡管唯心主義在人類思維發(fā)展過程中提出了不少重要問題,產生過有重要價值的思維成果,但它作為一種主觀同客觀相分離、認識與實踐相脫節(jié)的理論觀點,并不能有效地指導人們改造世界的實踐活動。列寧指出,唯心主義是生長在人類認識之樹上的一朵不結果實的花。
【核心考區(qū)】
(1)對辯證唯物主義的理解既要弄清它與一般唯物主義的共性,又要了解它的特殊性,如強調意識的能動性等。
(2)準確把握近代唯物主義的特點,尤其是它在歷史觀上的不徹底性,堅持一種唯心主義的歷史觀。
(3)注意唯心主義所包含的合理因素,甚至是非常深刻的重要思想,如柏拉圖的“理念”,黑格爾的“絕對觀念”。
【命題分析】
1.歷年考試情況:1996年理科第11題,1997年文科第11題,1998年文科第23題,1998年理科第2題,2000年文科第2題,2000年文科第17題
2.命題重點是:中西古代的樸素唯物主義的代表性觀點以及主觀唯心主義和客觀唯心主義的代表性觀點、舊唯物主義的缺陷、特別是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的局限性。命題方式主要以選擇題出現。考生需作認真準備。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關閉窗口 關閉窗口